1.肾脏的求救信号:脚肿和眼肿
2.肝脏的求救信号:脸色发黑
3.大脑的求救信号:突然头晕
①身体某侧肢体麻木或者无力
②说话不利索
③行走困难或平衡失调
④头晕、头痛
⑤一过性意识丧失
4.肺部的求救信号:刺激性呛咳
5.神经系统的求救信号:笔迹变得小且密集
6.骨骼求救信号:40岁后突然变矮
血脂高的4个信号1.黄色瘤
①肌腱黄色瘤
②手掌黄色瘤
③结节性黄色瘤
④丘疹性黄色瘤
2.掌纹改变
3.出现耳褶
4.角膜老年环
身体早衰的10个信号早衰信号1:头发稀疏
早衰信号2:体形发胖
早衰信号3:性欲下降
早衰信号4:慢病早发
早衰信号5:眼睛变黄
早衰信号6:走路腿疼
早衰信号7:头发变黄
早衰信号8:身高下降
早衰信号9:经常健忘
早衰信号10:肌肉减少
糖尿病的5个信号1.明明吃很多,体重却在下降
2.视力减退、眼睛模糊
3.慢性疲劳感、身体乏力
4.足部出现麻痹或疼痛
5.咽干口渴
肝脏受损的5个信号1.脸色长期发黑
2.眼圈长期发黑
3.鼻头发红
4.容易喝醉
5.粉刺增多
脑血管疾病的7个信号1.剧烈头痛
2.眩晕难受
3.一侧麻木
4.眼前蒙黑
5.舌根发硬
6.常流鼻血
7.白天嗜睡
大病来临前的10个信号一、皮肤莫名变化1.脸上长斑:妇科疾病
2.突然变红:胃癌、肺癌
3.黄疸:肝、胆癌
4.紫癜: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
二、牙龈反复红肿、出血1.血糖高
2.血液病
三、莫名发热,持续时间较长1.癌症
2.结核病
3.肝脓肿
四、体重突然减轻1.肿瘤
2.甲亢
3.糖尿病
五、腿脚无力1.脑梗
2.腰椎病
3.帕金森
4.下肢血管病
六、突然长出肿块1.癌症
2.疝气
3.淋巴瘤
4.甲状腺肿大
七、莫名心慌1.早搏
2.甲亢
3.贫血
4.心血管神经症
八、经常眼前一阵发黑1.中风
2.低血糖
3.低血压
4.脑瘤
九、莫名牙痛1.心绞痛
2.三叉神经痛
十、皮肤瘙痒不止1.糖尿病
2.肝脏疾病
3.恶性肿瘤
脑中风的4个信号1.打嗝不止
2.易摔跤
3.常咬到舌头
4.一过性视物不清等
疾病的出现,尤其是一些重病,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都是沉重的打击,尽早识别早期信号,不仅能省钱,更能救命,每个人都应该记住!
随着身体的衰老,心脏的效率也会降低,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的女性,发生心脏病的概率较大。
1、下肢水肿
下肢远端,脚踝和小腿前边部位探测到对称的、可凹性的水肿,可能预示心脏衰老。
2、大量出汗
全身大汗,伴有胸痛甚至呼吸困难,可能预示心脏衰老。
3、胸闷憋气
在活动量稍大、较劳累时,易呼吸困难。
若反复出现睡觉时憋气,坐起后症状缓解,是心脏变老较晚时的表现,也会出现咳嗽,伴有粉红色泡沫痰。
心脏病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可能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征兆,判断单一症状时一定要合并身体的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高血压与高血脂相互关联,以下两个预警信号,可能预示高血压和高血脂。
1、黄色瘤、老年环
人体脂代谢发生紊乱时,胆固醇会在身体不同部位沉积,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黄色片状物,出现黄色瘤、老年环,往往预示着高血脂、高血压。
2、耳垂褶皱
美国研究发现,高血脂和冠心病的病人74%合并有耳垂的皱褶。耳垂横纹,可能预示高血压、高血脂。
易中风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也就是伴有同型半胱胺酸高的高血压人群,属于易中风型高血压。其发生脑卒中的概率比单一的高血压群体高出3-4倍,往往与缺乏叶酸有关,常有以下三个特征:
缺乏叶酸的征兆结膜苍白、指甲凹陷、牙齿脱落
多吃绿色蔬菜,可补充叶酸。
糖尿病并发症可高达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年,全球有万人因糖尿病死亡,超过了疟疾、肺结核与HIV的致死人数总和。
1、颈围过粗
颈围过粗,是糖尿病的危险信号之一。测量脖子的周长,看是否超出标准,男性正常颈围大约39cm,女性为35cm。
2、脖子发黑
黑棘皮病,是糖尿病的危险信号之一。皮肤有明显的褶皱,褶皱外皮肤发黑,而褶皱内发白,皮肤上出现疙瘩。
3、低血糖
晚饭前,感到饿、没劲、心慌,甚至出汗,恨不得手边的东西抓起来就吃,或饭后经常性的犯困也可能预示糖尿病前期。
脑血管病在发病前会有很多征兆,但由于症状较轻,易被忽视,以下征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牢记!
1、剧烈头痛
剧烈头痛主要包括突然的、爆炸性的头痛,或是头疼越来越严重,都可能预示着脑出血。
2、突然视物模糊或视野黑蒙
看东西时突然特别模糊或是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出现了视野黑蒙,即使十来分钟后缓解,也可能预示着脑出血。
3、眩晕难受
很多人病发脑出血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突然出现天旋地转、站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
4、流鼻血
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的危险信号,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高血压患者经常鼻出血,一年内可能出现脑出血。
5、指甲盖发黑
高血压等患者的手脚末梢循环较差,血液流通不畅导致缺氧时,会造成指甲盖出现黑色。
6、协调能力差
①身体一侧突然出现麻木、肢体不灵活、走路不稳、握力下降,如:东西感觉拿住了,却掉在地上了;
②流口水甚至口角向一侧歪斜;
③舌根发硬,舌头膨大,说话不清楚甚至说不出话等症状。
7、不明原因的嗜睡
一些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哈欠连天、嗜睡、非常疲倦的情况。
8、有出血点
在手臂上捏一下,如果出现了出血点,预示凝血问题。若眼底、大脑中也有出血点,往往预示着脑卒中。
以上症状,如果出现3个以上,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更要小心了,医院进行系统性的检查。
癌症虽然发病率高,但在发生之时也是有迹可循的。
1、肺癌1、咯血等症
如果出现了咳嗽、发热、气短或喘鸣、血痰或咯血,体重下降、声音嘶哑等症状,一定要警惕肺部疾病。
2、三凹综合症
三凹综合症主要见于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但也有些病人会出现多个部位的凹陷。右侧锁骨凹陷可能预示严重的肺部疾病。
2、胃癌1长期频繁打嗝,可能预示胃癌。
2后槽牙黄。胃癌会影响胃功能,可能出现胃酸反流至口腔,会破坏牙齿。
3排黑便。胃部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会排出黑亮的柏油便。
3、肠癌1痘痘。不是青春期,却短时间内面部大量长痘,可能与肠癌有关。
2口唇黑斑,预示家族息肉病,肠癌风险极高,脚趾、手指出现黑斑,可能预示肠癌。
3排便异常,如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及颜色、总有便意、有血便及黏液、排便困难等。
4、肝癌1舌底静脉曲张。即血管较粗,呈暗紫色,可能预示着肝纤维化。
2手掌变平。镜中起雾时按下手印,若发现大小鱼际相连,且颜色变红,甚至出现蜘蛛痣则要警惕肝癌隐患。
3牙龈或鼻腔出血量大,流血不止,很有可能是肝癌的信号。
4平躺在床上,双腿微曲,深呼吸,用手摸右侧肋骨的下缘。如果能明确摸到肝脏并且伴有疼痛,可能预示肝癌晚期。
5、甲状腺癌双侧颈部的胸锁乳突肌附近肿大,可能预示甲状腺癌。
甲状腺病变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癌肿同侧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如果是良性肿瘤,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境界清晰;恶性肿瘤则相反,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境界模糊
癌细胞最喜欢你做这7件事,10年后你会后悔的你今天做的事,可能正悄悄留给“癌细胞”可乘之机。
如果你日复一日做下去,10-30年后,一个正常细胞就会发展为一个癌细胞。
癌细胞最喜欢你做的7件事,你可别再做了:
1.肺癌,最喜欢你吸烟
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可以说吸烟是肺癌的元凶。你吸得很爽,但肺并不爽,因为吸烟给了癌细胞驻扎肺部的可乘之机。假设普通人患肺癌几率为1,大量吸烟的人患癌几率是普通不吸烟人群的17倍。
有人曾做过一个形象的实验,拿塞满棉花的玻璃罐模拟人的肺部,两侧链接吸烟口和抽气装置。
一只一只烟吸下去,棉花里沾满了烟草燃烧后的黑胶状物质。烟草中这几百种的化学物质,其中60多种都与癌症相关,你的肺就一直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
中国现有3亿吸烟者,二手烟暴露者有7.4亿。然而,很多烟民并不以为然,还幽默地回一句“赶紧抽支烟压压惊”,咱还是不要拿生命开玩笑了。
记住:不吸烟2.肝癌,最喜欢你喝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完全要依靠肝脏进行代谢,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氧化物、超氧化物等,对我们人体“毒性”很大。
我们的肝脏每24小时处理酒精的能力是g,平均每小时处理酒精7.5g,相当于50°白酒不到半两。酗酒的人,相当于肝脏一直泡在酒中、泡在那些有“毒”的代谢产物中,这就给了肝癌可乘之机。
酗酒不会立刻肝癌,但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接着是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最后就是肝癌了,严重酗酒甚至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衰竭。
记住:
①不喝酒
②不过量喝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25克酒精量=1瓶啤酒、1两白酒、1杯红酒。
③不空腹喝酒:喝酒前吃些主食、肉类、酸奶等。
3.胃癌,最喜欢你吃太咸
在胃癌患者身上往往能找到共同点:饮食偏咸,常年爱吃腌制食品;吃饭没准点,饥一顿饱一顿;都曾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别小看了盐,高盐可以说是导致胃癌的第一杀手。摄入过量的盐分后,因为食盐的渗透压高,对胃黏膜会造成直接影响,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而且高盐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往往含有亚硝酸盐,更增加了致癌的可能性。你每天吃得太咸,就是给了胃癌可乘之机。
记住:
①每天每人总摄盐量别超过6克。
②少吃腌制食品,如盐渍的萝卜、肉类腌制品等。
③少吃高“钠”加工食品,如火腿肠、话梅等。
4.肠癌,最喜欢你多吃红肉
长期进食红肉,即牛、猪、羊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将给肠癌可乘之机,增加患癌风险。我们在消化红肉时,产生的胆酸的代谢产物和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增多,会对大肠黏膜上的腺瘤有强烈刺激。
如果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不改变,经过5年-10年的刺激和发展,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发生癌变,最终形成大肠癌。
记住:
①不超量:每人每天推荐水产品40-75克、畜禽肉40-75克(烹调前的重量)。一个手掌心(不包括手指)大小及厚度的肉约50克。
②红白搭配:多吃一些鱼虾鸡鸭等白肉,少一点牛羊猪等红肉。
5.乳腺癌,最喜欢你吃得油腻
高脂肪饮食是乳腺癌的促发“刺激剂”,长期吃得太油腻,可使机体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它们能够刺激肿瘤的发生及增长。而且,吃的油脂太多,还可使机体发胖和免疫功能降低,更给了癌症可乘之机。
记住:
①少吃油炸食品、奶油、薯片等高油脂食品。
②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6.食管癌,就喜欢你吃太烫
食管的黏膜柔嫩怕烫,只要食物的温度超过60℃,它就会被烫伤、脱落,当然你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受伤的食管反复被烫伤,却来不及修复,就可能形成食管炎,而在食管黏膜不断自我修复中,就给了癌细胞可乘之机,在不断的热刺激下慢慢发生癌变。
记住:
①喝水凉一凉:温白开最好,热水凉一凉。
②吃饭别着急:吃饭别着急,刚出锅的热菜放放再吃,细嚼慢咽。
7.胰腺癌,就喜欢你吃得甜
过量摄入甜食会增加胰腺癌发病风险的说法已得到公认,因为吃糖过多会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胰岛功能受到损伤,进而增加糖尿病风险,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糖尿病与胰腺癌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每天如果摄入超过50克的甜食,就可能埋下胰腺癌的潜在隐患,给胰腺癌留下可乘之机。
健康,是一种责任!
记住:
①少喝含糖饮料,如甜汽水、奶茶等。
②少吃蜜饯、糖果、巧克力等高糖食品。
以下数据异常是大病信号1
高血压
血压>/90mmHg,就算高血压。一旦诊断为高血压,就应积极干预治疗。①
健康建议:
(1)在耐受的基础上,大多数青中年高血压者应把血压维持在/80mmHg;
(2)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得幅度可以稍缓些;
(3)少吃盐,控制体重,每周3~5次运动、每次大于30分钟,戒烟限酒。②
2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1.7mmol/L,意味着血脂超标了。
健康建议:
(1)如果甘油三酯的数值不超过2.26mmol/L,一般也无需服用降脂药,只要通过多吃高纤维食物、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多喝茶、戒烟戒酒、多运动等非药物措施,其甘油三酯可以恢复正常;
(2)当甘油三酯>2.26mmol/L时,建议及时就医,再决定是否需要服药。③
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
如果坏胆固醇>4.14mmol/L,即为高胆固醇血症。坏胆固醇一旦高了,容易促发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健康建议:参照上一条建议。
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
还有一种叫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可以抑制和帮助排出“坏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它升高是一件好事,而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健康建议:每天吃1~3瓣大蒜,可以使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下降,大蒜中至少有6种有效成分能够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它还能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5
血糖
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健康建议:
(1)轻型、用口服药的患者,1~2周测一次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即可;
(2)长病程的患者特别是用胰岛素的人,需根据血糖随时调整药物剂量,测量勤一些。
6
谷丙转氨酶偏高
如果血清谷丙转氨酶>40U/L,说明肝功能异常。常见于肝、胆疾病。④
健康建议:
(1)调节情绪,不要过分紧张和焦虑;
(2)戒酒,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和高蛋白的食物,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注意新鲜蔬果的补充。
7
胆结石
一般来说,经常有胆囊炎发作、结石大于2.5厘米、胆囊壁明显增厚或不规则增厚以及胆囊充满结石这4种患者都要尽早手术切除胆囊。⑥
健康建议:
(1)对于无症状的胆结石,一般不要轻易排石;
(2)吃早饭,少吃零食、高油高糖食品,适当多喝水。
8
尿酸偏高
通常来说,血清尿酸的正常水平要求在非同日两次空腹情况下男性应<mmol/L,女性<mmol/L,如果超过这两个值,就被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长期增高可致痛风及泌尿系统结石和肾功损害。⑦
健康建议:
(1)少进食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火锅等高嘌呤的食物;
(2)每日饮水ml以上,有助于降低尿酸。
9
红细胞
成人体内大约有万~万/mm3个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减少时,会产生贫血;但如果增加过多,血液会变浓,不易流动,血管容易阻塞。
健康建议:
(1)贫血较为常见,先查清原发疾病是什么,对症施治;
(2)饮食上补充含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较多的食品。
10
白细胞
成人体内大约有~00/mm3个白细胞。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白细胞值降低则常见于病毒感染等。
健康建议:
(1)如果明确是感染导致,治疗炎症即可;
(2)如有其他情况,医院就诊。
11
血小板
成人体内大约有10~30万/mm3个血小板。血小板降低,需要排查转移性肿瘤、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及药物等原因。
健康建议:如有异常,医院就诊。
12
尿蛋白
每天排出的尿蛋白≥2克是慢性肾炎诊断的一个标志,还应该做肾脏的病理检查。
健康建议:
(1)除了看医生,低蛋白饮食,多吃果疏,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少盐;
(2)少用肾毒性药,如一定要使用药物,遵照医嘱,选择对肾毒性较小的药物。
真的非常齐全,一定要赶紧收藏好,错过就很难在看到了!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