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篇
1、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顾名思义,是因颈椎发生病变而导致的一种疾病。确切的说,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致使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到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等,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之为颈椎病。
2、颈椎病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40-60岁之间的成人(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颈椎病也越来越年轻化),男性较多于女性。病变主要累及颈椎间盘和周围的纤维结构,伴有明显的颈神经根和脊髓变性。本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头、颈、臂、手及前胸等部位的疼痛,并可有进行性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重者可致机体软弱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则可出现头晕、心慌、心跳等相应的临床表现。
3、颈椎病引发的疼痛具有哪些特点
颈椎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疼痛,各种病历之间均有差异。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疼痛亦存在差异,常见有以下几种:
(1)局部痛:多呈钝痛或隐痛,少数为刺痛,这是由于椎间关节位置改变引起颈部肌肉平衡失调所致,晨起多见,多与睡眠姿势不当有关。
(2)放射痛:沿上肢向手部放射疼痛,为脊神经根受刺激、压迫或牵拉所致。疼痛分布区与患节脊神经分布区相一致,多为刺痛,常伴有麻木感。
(3)血管性痛:主要指椎动脉缺血所造成的偏头痛,多为一侧性,局限于颞部,发作短暂,呈跳痛或灼痛,常伴有头疼、眩晕,每次发作多与旋颈或颈部侧弯有关。
(4)牵拉痛:指颈椎节段受累,引起相关节段内脏区的疼痛。如下颈部颈椎病可在出现上肢症状的同时,伴发心绞痛或胃痛症状。
4、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而致的整个颈椎和椎体其他部位,如小关节韧带的退变是颈椎病的主因。另外,由于不断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也可逐渐出现退行性变。
(2)慢性劳损: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最大限度的活动。这种劳损易被忽视,但它是造成颈椎关节退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睡眠的不良体位、工作的姿势不当及不适当的体育锻炼等。
(3)头部外伤:资料表明,颈椎病患者中约有半数病例与外伤有直接关系。如交通意外、工作与生活中的意外、运动性损伤、不得法的推拿牵引等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加剧颈椎退变。
(4)咽部炎症:资料表明,当咽部及颈部有急慢性感染时,易诱发颈椎病症状的出现,或使症状加重。由于该处的炎性改变可直接刺激邻近肌肉、韧带,或通过丰富的淋巴系统使炎症在局部扩散,以致造成该处肌肉张力低下、韧带松弛和椎关节内外失衡,破坏了椎体间的稳定性。
(5)发育性椎管狭窄:许多临床资料表明,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与颈椎病发生有直接关系。椎管狭小者,当受外伤,甚至轻伤时也易发病。而大椎管者易发病。发育性椎管狭窄应及早手术减压。
此外,颈椎先天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第一颈椎发育不全或伴颅底凹陷症、棘突畸形等,也会造成颈椎病。
5、为什么颈椎病患者要拍X线片
颈椎X线片不但可以用来诊断颈椎病,更重要的是可以除外许多其它颈部疾病。如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颈椎先天畸形、骨折脱位和肿瘤等。颈椎病病人根据症状及体征,拍摄适当体位的颈椎X线片,对诊断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可拍颈椎的正、侧、双斜位片。
颈椎特殊影像学检查:包括段层摄影、CT扫描.核磁共振以及其它用于颈椎的各种造影术。
6、哪些人易患颈椎病
由于工作的需要,有些人需要特殊的姿势或强迫体位,如果不注意预防,很容易发生关节慢性劳损而产生颈椎病的症状。如长期伏案工作人员、打字员、会计、低头和耸肩工作者,长期使用高度不合适的桌椅,均易发生颈肩劳损,严重者会出现颈椎间盘突出。挑、抬、抛、投、掷等重体力劳动,用力不当时也容易损伤颈肩腰背软组织。许多工种如:油漆工、电工、刻字工、汽车和机械修理工等,都因职业而有特殊体位,若不及时纠正,再加工作环境条件不良,更加速了颈部软组织劳损的发病机会。这种劳损如能及时纠正可获痊愈,否则长期下去,会发展成骨与关节的损伤,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7、颈椎病分几型
(一)颈型颈椎病:颈项强直疼痛,也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板,不能低头、仰头及旋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病人不能做颈部单独活动,需要活动时,颈和躯干必须共同旋转。少数病人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剧。多数病人疼痛、麻木不超过肩部。但是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与麻木,咳嗽、打喷嚏时症状加剧,但不像根痛性那么剧烈。常伴有交感神经、椎动脉受累症状,如伴有头痛、头晕等,尤以头痛多见。头痛部位可为枕顶、耳后或偏头痛。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因病变部位不同,神经根受压轻重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不一样。如病变于C4以上,疼痛表现在颈丛分布区与颈型颈椎病相似。如病变在C5-S1,则疼痛主要分布在臂丛神经,发病主要在颈椎旁疼痛、头项不敢活动、颈背部肌肉挛痛。
(三)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繁多,有感觉运动方面的,也有植物神经方面的,80%的病人无明显外伤史,隐性发病多数有轻微的神经痛。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本型症状来源广泛,表现复杂,分别见于内耳、脑干、大脑枕叶。1、眩晕、耳鸣、耳聋;2、头痛;3、植物神经与内脏的紊乱;4、运动障碍;5、视觉障碍;6、精神症状。
(五)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五官症状;2、头部症状;3、周围血管症状;4、血压异常。
(六)混合型颈椎病:1、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在解剖上密切相关,椎间盘向后侧突出,可同时压迫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如同时压迫颈神经根和交感神经,即为神经根交感型颈椎病;同时压迫颈脊髓和神经根,即为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2、小的骨赘仅压迫一种组织,骨赘增大后可压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3、颈椎是经常活动的,颈椎病的骨赘压迫神经根或血管也不是绝对不变的。
(七)其它型颈椎病1、急性伸位性颈椎外伤引起急性颈椎间盘向前突出,造成前纵韧带急性重型撕裂,髓核突出到椎体前方,并在此处形成混合性血肿髓核突出物,后经机化和钙化,最后形成硬骨赘。2、慢性或亚急性伸位外伤、劳损,颈椎间盘突出,虽亦造成前纵韧带损伤性隆起,甚至撕裂,但髓核无明显前突,骨赘形成很慢。
8、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的症状虽然复杂,但我们只要重视它,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这种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治疗手段、预防方法也会不段提高,疗效也会越来越好。
目前国内外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目前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多种疗法治疗颈椎病,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疗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痛苦小,很受欢迎。非手术疗法有手法治疗、中药治疗、颈部牵引、穴位注射、针灸、理疗、颈枕及功能锻炼等;手术有骨刺切除、椎动脉减压术等,治疗时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9、如何运用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
(1)舒筋手法:点压、拿捏、弹拨、按摩等手法,是颈椎病常用的推拿手法,具有舒筋活血、活络止痛的效果。手法治疗每次约20分钟,每次治疗应以患者有舒适感为宜。因此手法要柔和稳重,以免引起疼痛不适的感觉。应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使力量向深层渗透,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2)颈项旋扳法:颈项旋扳法的操作要领是患者低坐位,以便术者操作。术者站于患者背后,术者两手徐徐用力,将患者头部向头顶部方向尽量上提,然后使头部向一侧旋转,当旋转至接近极限时,术者用适当力量使头部继续向该侧旋转5-10度,此时多数可听到小关节弹响声,如无不良反应,可再向对侧旋转。
10、颈椎病患者选择什么样的枕头好
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这个“正常”位置是指维持头颈段本身的生理曲线。这种生理曲线既保证了颈椎外在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因此,一个理想的枕头应是符合颈椎生理曲线要求的、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因此这种形状可利用中间的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可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可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其次,对枕芯内容物选择也很重要,常用的有:透气性好的荞麦皮,质地柔软的蒲绒,清凉解暑绿豆壳,如夏季加上适量茶叶或薄荷则更好。其它,如鸭毛等也不错,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切忌“高枕无忧”,以生理位为佳。如果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就应用针对性比较强的颈椎枕。
11、颈椎病患者应保持什么样的睡眠体位
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方可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容易恢复疲劳和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根据这一良好体位的要求应该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此时全身肌肉即可放松。这样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不可俯卧。另外要注意切忌高枕,也不要无枕,因为无枕会使头颈部过伸。另外,还要防止受凉。
12、如何预防颈椎病
(1)阅读有关颈椎病的书籍,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颈椎病。
(2)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3)加强肩颈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4)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5)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6)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7)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扭闪、挫伤。
(8)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9)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10)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益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退变的作用。
13、什么是颈椎小关节紊乱
由于生理原因颈椎的关节突较低,关节囊较松弛,颈椎横突之间缺乏横突韧带,因此颈椎的稳定性较差。在工作、生活中,常因姿势不良、枕头过高损伤颈部肌肉;或长期低头工作,颈部呈慢性劳损;或因运动、快速转动头部等,均可使颈椎小关节超出正常活动范围而发生本病,且多见于中青年。
临床表现:起病较急,颈项强直,疼痛,活动受限,有的病人可出现头晕、视物不清、面部麻木等头颈综合征。病变颈椎棘突的一侧隆起或偏歪,椎旁有压痛点。
颈椎X线摄片检查:侧位片显示关节突、椎弓切迹及椎体后缘双影现象。斜位片显示椎间关节间隙相对增宽或狭窄,均可协助诊断。
14、颈椎小关节紊乱如何治疗
(1)推拿:采用理筋手法,即患者取坐位,术者站其身后,作局部按摩3-5分钟本法可疏筋活血松解颈部肌肉,缓解疼痛。
(2)针灸:选取风池、大椎、外关或局部压痛点等穴,强刺激留针5-10分钟,再配合好中药热敷,红外线理疗。
15、颈围对颈椎病病人有哪些作用
(1)限制颈部过度活动:由于各种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颈椎难免不受外界因素作用而出现超过自然生理限度的活动。如急刹车、高处跌下及意外撞击等。这在正常人均难以承受,更何况是颈椎病患者。作为颈椎病患者,任何一次超限活动都有可能引起难以挽回的不良结果。因此必须注意预防,简易颈围对颈椎正常活动的限制仅为其活动量的20%,但在限制颈部遭受突然外力引起的极限活动方面则具有可靠的作用,这对脊髓型病人尤为重要。
(2)可缓解并改善椎间隙内的压力状态:我们知道,在屈颈状态下,椎间隙内压力必然升高,与此同时,变性的髓核易向后方移位而增加对后纵韧带的压力。而颈围的使用,则可以减轻这一现象的出现。而且由于颈围是不完全制动,所以颈部所需的正常活动范围有保证,病人可长时间使用。
(3)增加颈部支撑作用:在颈椎病情况下,由于椎管内外平衡失调,颈部肌肉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以致肌力减弱,易引发恶性循环。在此状态下,在颈部周围附加一种支持力量,既有利于增加颈部的肌力,又有助于颈椎病的恢复。
16、如何进行颈部功能练习
(1)颈部前屈后伸:练习前先进行深呼吸,在吸气时颈部尽量前屈,下颌接近胸骨柄上缘,然后,在呼气时使颈部后伸至最大限度。
(2)颈部侧屈:在深呼吸下进行,吸气时头向左偏,呼气时使头还原,然后在深吸气时头向右偏,呼气时头部还原。
(3)颈部伸展:在深吸气时头颈尽量伸向左前方,在呼气时使头还原。然后在深吸气时使头尽量伸向右前方,在呼气时头颈还原。以上三步均反复作7-8次。
(4)颈部旋转:头先向左侧旋转,继而自右侧旋转,反复2-3次,最后使头颈部做大回转动作,先向左侧回转一次,再向右侧回转一次。
白癜风的原因合肥较好的白癜风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