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小糖人”的发病率达十万分之六,且年发病率增长超过14%。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葡萄糖堆积过多,当机体不能产生足够胰岛素或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时产生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前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为生产胰岛素细胞被破坏,曾被称为幼年起病型糖尿病,最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后者特点为对胰岛素抵抗,也可以从儿童时期患病。糖尿病患者低龄化已成为一种发病趋势,任何年龄段的儿童都有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
孕期营养过剩会影响孩子
医院内分泌科诊室,刘女士拉过儿子的手,准备采血监测血糖。只有19个月的么么拼命往后躲,哇哇大哭。刘女士说,自从诊断为糖尿病后,天天要监测孩子的血糖,给孩子打胰岛素。每次打针,孩子都拼命往后躲。说起来孩子患病,刘女士有太多的不解。“我和他爸都没有糖尿病,孩子的爷爷倒是有糖尿病,但都70多岁了啊。”
据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刘煜教授介绍,儿童患糖尿病,多数是Ⅰ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现在医学界认为,疾病是由基因、宫内环境、出生早期营养和成年期生活习惯4个因素决定的。”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表示,正常体重的母亲孕期增重如果超过16公斤,那就属于营养过剩,不仅会造成自身患上妊娠期糖尿病,而且高糖的宫内环境,还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
儿童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应警惕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病程延长,患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高,所造成的家庭经济、社会负担更重。由于现在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很多“小糖人”可能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自己监测血糖。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则可能导致糖尿病患儿发生视网膜病变、肾病、外周神经病变、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孩子们的健康和正常成长。然而遗憾的是,约有40%—45%左右的儿童糖尿病是到了酮症酸中毒、甚至酮症昏迷的情况才被发现的。
郭晓蕙解释说,儿童糖尿病的症状与成人糖尿病有相似之处,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这样的症状发生在成人身上往往会引起注意,但由于儿童在这方面的认知能力不及成年人,发生这些症状后一般不会与家长沟通,而有些家长发现孩子乏力、口渴等也会不以为然,误认为是孩子活动量较大而忽略了,以至于拖成了酮症酸中毒、甚至酮症昏迷。“如果儿童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的表现,或者孩子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严重的还伴有精神萎靡、呼吸深大、呼气带有烂苹果酮体气味等,医院就诊。”
此外,遗传也是小儿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有统计,双亲中有一人患糖尿病,下代的发病率为3%—7%;双亲均为糖尿病者,下代发病率可达30%—50%。此外,环境因素、免疫因素也被公认为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郭晓蕙提醒,如果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家长们就特别要 小黑脖怎么也洗不干净?要当心了,不是脏,是糖尿病早期征兆。小糖友常会在颈部、腋窝、大腿根等皮肤皱褶处发现皮肤增厚、发黑,甚至在黑绒绒的皮肤上还有皮赘,这是假性黑棘皮病,即体内胰岛素过多的一种表现。假性黑棘皮病患儿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必须高度重视。
2.饭量猛增
糖尿病患者有时会出现一些频繁口渴的现象,有时还会夜间起床来喝水。孩子饭量忽增要警惕。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容易造成儿童内分泌代谢功能的紊乱。儿童I型糖尿病很容易因酮症酸中毒导致昏迷,家长往往等到孩子严重昏迷时才查出患了糖尿病。
3.小便变频
儿童突然在一段时期内小便比较频繁,而且常年不尿床的孩子出现尿床的现象,这时候家长不要只是责怪孩子,应及时带孩子去进行糖尿病的检查。在生长发育阶段,儿童大多数都比较爱动,如果突然生活规律发生变化,很喜欢待在家里,不太喜欢进行户外活动,总是疲乏无力,这时候可能就是糖尿病的前兆了。
4.反复感染
糖尿病影响免疫功能,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皮肤疥肿,呼吸、泌尿胆道系统的各种炎症。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一些不易愈合的伤口,而且很容易出现感染;或者发现内裤不干净,有很多分泌物时;反复口腔感染、龋齿时应想到查查血糖。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好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