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因人制宜的护肤原则
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习惯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称为“因人制宜”,也就是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治则、治法。
(1)儿童防过敏
儿童时期的皮肤既不油腻也不干燥,大多为中性皮肤,在护肤品的选择上,应选用无刺激性的、少油腻的营养性儿童专用护肤品。在洗脸洗澡时,也要注意选用中性清洗剂,以免刺激孩子的皮肤。
(2)青年对抗“青春痘”
青少年时期是皮肤的“黄金时代”,皮肤光洁红润,富有弹性,几乎可以不用化妆。但由于此时处于青春发育期,性激素分泌比较旺盛,皮脂腺的分泌功能进一步增强,皮肤上的油脂偏多,经常出现“油光满面”的情况,如果在运动或者长时间户外活动后不及时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导致污物堵塞毛孔,很容易出现痤疮,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青春痘”。
出现了“青春痘”,一是千万不要去搔抓或挤捏,以防感染形成脓包或凹陷性的瘢痕,影响面部美观;二是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三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不长时间看电视、使用电脑。这一时期,宜选用弱酸性的洗面奶,早晚彻底清洗面部,不宜试用粉底、磨砂膏等产品,应选用清爽的润肤产品,如奶液。
(3)二十多岁认真洁肤
二十岁身体、皮肤正处于最佳状态,但是不能因为青春而不注意保养。对于年轻靓丽的女士来讲,化妆是每天必不可少“功课”,但如果化妆后为了省事或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一整天都不卸妆。这样会使毛孔堵塞,增加“青春痘”的发生率。正确的方法是参加完活动后及时卸妆,如果需要可再化妆。另外,在清洁皮肤时,可选用去油脂性或抗炎性洗面产品,在洁面后用适合自己肤质的营养霜涂抹,以保持皮肤的滋润。
避免作息混乱、忽略三餐或过度饮食等影响健康的问题。年轻时就要把身体的基础打好。这一阶段你的事业正处于起步时期,要非常拼搏,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以应付繁重的工作。特别是要以蛋白质的补充为主,因为优质的蛋白质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壮。优质蛋白质多集中在动物肉类、鱼类、鸡蛋及大豆制品中。
(4)30岁开始防衰
30岁以后,皮肤代谢的步伐减缓,肤质油腻和干燥不均,宜选用中性偏油类的化妆品。这个年龄段的女人,由于妊娠、生育,从而导致内分泌发生很大的变化,面部极易出现色斑,应当注意防晒,医院进行内分泌方面的检查和调节。同时选用适合自己的护肤品,并定期做面膜护理。日常生活中,少做夸张或者丰富的面部动作,以免过度的皮肤活动引起皱纹增多。减肥的朋友也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导致皱纹过多。
三十多岁是女人的一个黄金时期,事业有成,家庭安定,但也意味着压力更大,有一部分女性会因此出现早衰现象。这个时期由于女性的内分泌和卵巢功能逐渐减弱,会出现皮肤干燥、鱼尾纹、下巴和肌肉松弛等现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瓜果以及含胶原蛋白的动物蛋白质,如猪蹄、肉皮、鱼、瘦肉。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也是延缓衰老的一项重要措施。鲜枣、柑橘、奇异果、绿色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尤其女性过了35岁之后,因雌激素下降,骨骼密度也开始下降,这个时期更需注意补钙,摄取丰富的大豆和大豆制品。
(5)40岁补水防皱
40岁后,皮质腺分泌功能下降,油脂分泌逐渐减少,皮肤失去了原有的光泽,趋于干性化。此时皮肤显得干燥,容易起皮,皱纹渐多。这个年龄段,补充水分、滋润皮肤显得尤其重要。应多饮水,多吃水果,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减少香皂和浴液的使用次数,并适当使用油性的护肤品来维持皮肤的水分。同时要注意规律作息,保持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
第二部分:皮肤生理学
皮肤概论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重量:约4kg,占体重的5~8%
面积:1.5-2m2
厚度:0.5-4mm,手掌、足底皮肤最厚约1-3mm,眼睑处皮肤最薄约0.5mm,表皮约为0.07-0.2mm,真皮约是表皮的10倍。
含水量:70%(占人体总含水量)
PH值:身体整个皮肤PH值4-9,面部皮肤5.5左右
皮肤的基本结构
?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表皮组织学(上皮组织)
?是皮肤的最外层,平均厚度为0.07-2.0毫米,表皮内无血管,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但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
?表皮与真皮之间以波浪结构连接,表皮伸入真皮中的部分称表皮突,真皮伸入表皮中的部分称真皮乳头。
功能:营养保湿、保护、免疫
表皮的基本结构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有棘层
基底层
角质层
结构:20-30列扁平的角质细胞构成(无细胞核),排列紧
密,呈鳞片状。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5%-20%之间,使
皮肤柔软,不发生干燥、皱裂现象。低于10%就会感
觉干燥。
作用:(角质层是表皮层最重要的屏障)
1、屏障保护:能耐受一定的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伤害(抗酸碱、细菌),折射和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线。
2、保湿性:含有天然保湿因子(NMF),主要成分为氨基酸、乳酸盐、磷酸盐等,亲水性强。
正确认识角质层
透明层
结构:2-3列老化无核细胞,仅存在于手掌和脚掌处。
作用:
1、双向防水及物质通过的屏障带(磷脂类物质较丰富)
2、保持酸碱平衡。
颗粒层
皮肤的光泽度与通透感由此层来体现
结构:2-3列梭形细胞构成,排列紧密。
作用
1、屏障作用:减少皮肤水分的挥发(含丰富磷脂分子,疏水性强)
2、反射紫外线:晶样角质(含有一种透明角质的颗粒,可自行抵御紫外线照射15分钟)。
棘层
结构:4-8列多角形有棘突的细胞构成。细胞间隙中有淋巴液流通。
作用:
1、供给皮肤营养和水分(淋巴液中有丰富的HA,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2、细胞分裂功能(靠近基底层的细胞有分裂功能)
基底层
结构:
表皮的最里层,是单层的立方形至圆柱形角朊细胞构成,还有少部分的黑素细胞、郎格罕细胞和梅克尔细胞。
作用:
?分裂、再生、增殖功能,当皮肤受外伤时,如果基底细胞未遭破坏,经一段时间,皮肤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而且不会留疤痕。
?保护功能: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保护细胞不受紫外线伤害。
(黑素细胞与角朊细胞数量之比为1:36)
?免疫功能:郎格罕细胞参与免疫监督,消除表皮肿瘤细胞,阻止皮肤病毒感染的扩散。
?感知功能:梅克尔细胞与神经末梢相连,具感知功能。
基底膜
?位于表皮的下突部份,和真皮层乳头互相连接,呈波浪起伏状。
?功能:
1、通透屏障作用
2、对表皮的支撑作用
3、表皮真皮的黏附作用
表皮的角化过程(新陈代谢)
由基底层的基底母细胞开始分裂,逐渐层层向上推移生长,不断的改变其形状和性质,最后到达角质层,形成无核角朊细胞,并自然脱落的过程称表皮的角化(也称为表皮的新陈代谢过程)
简言之就是角朊细胞的分化过程。
基底细胞分裂棘层颗粒层新的角质层形成
真皮层
真皮层
皮下组织
?由大量的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
?内含丰富的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神经网。
?其厚度因体表部位、年龄、性别、内分泌、营养和健康状态等有明显差异,女性胸部、臀部皮下脂肪较多,使身体呈现特有的优美曲线。
皮下组织主要功能
1、对外来冲击起衬垫作用,以缓冲冲击对身体的伤害。
2、是热的不良导体和绝缘带,以防寒和保温。
3、高能量物质合成、储存和供应的场所。
4、特殊的网状内皮组织,参与机体防御反应。
5、塑造形体曲线。
6、美容。
皮肤的附属器
?包括皮脂腺、汗腺、毛发、指甲
皮脂膜的定义
?皮脂膜是由皮脂腺所分泌的皮脂和汗腺所分泌的汗水、角质细胞所生成的脂质,与空气中的氧气相混合,发生氧化作用,在皮肤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呈弱酸性,可以抵抗细菌的侵害叫酸性保护膜。
?其PH值约围4.5?a6.5之间。
皮脂膜的功能
?供给皮肤滋润与光泽。
?防止细菌繁殖,使皮肤表面清洁、健康。
?皮脂膜中的油脂,能将多余的角质角解。
?中合皮肤酸碱度。
?调节体温,排泄废物。
?保持皮肤良好的呼吸作用,并能吸收大气中的天然离子。
皮肤的PH值
?在4.5-6.5之间,(化学中性7.0),
?(皮肤的生理中性:5.5)。
?皮肤的生理功能
?皮肤的保护功能
?调节体温功能
?分泌与排泄功能
问题性皮肤成因及预防(一)色斑皮肤
1、色斑的定义及分类:因皮肤内色素增多而使皮肤上出现的黑色、黄褐色等小斑点,称之为色斑。医学名称“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一般可分为:黄褐斑(妊娠斑、蝴蝶斑)、雀斑、晒斑、老年斑以及中毒性黑皮肤病等。
2、色斑形成的原因:人体表皮下层分布有许多色素细胞,色素细胞经体内酪氨酸酶的催化、氧化而形成黑色素,皮肤内黑色素增多并不均匀聚集而形成色斑。色斑形成的原因很多;
3、各种斑的形成
①、雀斑大多是遗传的原因;
②、黄褐斑和妊娠斑大多是因为内分泌与新陈代谢混乱造成的;
③、晒斑则是由于紫外线的影响;
④、老年斑是由于皮肤及体内色素代谢缓慢而造成的;
⑤、中毒性黑皮病主要是中汞、铅等重金属元素危害的结果。
—————?女人护肤知识?—————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