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班车开进企事业单位,医院的专家们上门为上班族解读疾病信号。
吕霞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及头颈部恶性肿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尤其在晚期癌症的止痛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方面有较深造诣。
上周末,厦门大学附属医院第七党支部的部分专家走进湖里区法院大楼,解答大家 她认为,实际上,癌症这个恶魔,来了躲不掉,如及早发现“苗头”,可大大提高治愈率,至少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常伴随皮肤病症,易被当皮肤病治疗
吕霞向记者介绍,到我们肿瘤内科来就诊的患者许多是从其他专科转来的。患者常常是因为看皮炎、关节炎、关节肿痛、痛风等疾病时被进一步查出了癌症。她说:“这些症状多伴随着恶性肿瘤同时或异时发生,是因为肿瘤本身的生物活性物质所引起,与原发肿瘤或转移病灶无直接关系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叫做肿瘤副综合征。”
她介绍,皮肤副综合征就表现为:皮肌炎、黑棘皮病、皮肤黏膜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等。这些患者有时第一时间会到皮肤科就诊。如果遇到没有临床经验的医生当皮肤病治疗,可能会延误癌症治疗的理想时间。因此必要的全身体检十分重要。
淋巴肿块大于两厘米且固定,一定要就医
吕霞介绍,有的人是“恐癌症”,比如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医院肿瘤科跑。一坐下来就摸着自己的肿块问:“我这是淋巴肿瘤吗?”我告诉他:“诊断淋巴结是否恶性肿瘤的金标准是进行淋巴结病理活检,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金标准。不要被小小的淋巴结吓昏了头。”
她认为,淋巴结是身体里的重要的防疫器官。与疾病做斗争时,以增生的形式作为一种表现。引起淋巴结肿大的不明原因有很多,其中80%以上是由炎症引起的,比如不小心咬破舌头、牙痛、染头发皮肤过敏等。10%-20%是淋巴结核引起,只有10%才是威胁生命的淋巴肿瘤。这时的肿块表现一般是大于2厘米以上,硬得像石头、固定、表面凹凸不平。如果出现这样的淋巴结肿块一定要看医生。
不明原因突然消瘦,得好好查查胰腺
吕霞说,我每天都会对患者说,癌症该来的躲不掉,不该来的来不了。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这个“敌人”,但在战术上要重视它,比如短时间内体重突然急剧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号,掌握这些现象,可以争取最佳治疗时间。下面提出一些早期癌症的信号供大家知晓。
1.耳鸣、回缩性血涕、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
2.一侧乳腺无痛性包块、乳头凹陷等,要警惕是乳腺癌的信号。
3.黑便、鲜血便、大便变细或便柱上有凹痕等,要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排除外消化道肿瘤。
4.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或重影等,当心颅内肿瘤。
5.不明原因突然消瘦等,好好查查胰腺,排除外胰腺癌和肝癌。
6.女性腹胀、腹痛,不明原因的腹腔积液或腹部包块等,重点查查子宫和双侧附件,尽早明确是否卵巢癌。
7.咳嗽、气短、胸痛或咳血,有可能是肺癌。
8.颈前肿块、声音嘶哑超过6周,检查纤维喉镜可以帮助诊断喉癌、甲状腺B超可以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9.尿中带血,或许是膀胱癌或肾癌的信号。
10.吞咽困难等,多与食管癌和胃癌等有关。
专家澄清癌症误区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从公众、患者,到部分医护人员,都对癌症存在不少误区。广东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尤长宣逐一澄清。
误区1吃素者不易患癌
专家观点:研究表明,经常吃大鱼大肉的人患癌风险的确更高,而素食者天天吃果蔬,膳食纤维摄取充足,患大肠癌风险比正常人低。然而,长期吃素可能造成营养失衡。奥地利研究发现,素食者可能因动物性脂肪摄取太少而增加患癌风险,是爱吃肉的人的2-2.5倍。想要防癌,均衡饮食特别重要,最好每天吃5种不同颜色的蔬果。
误区2酸性体质易患癌
专家观点:科学上并无酸碱性体质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首先,人体中有多种液体,包括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和淋巴液)、消化系统分泌的各种消化液以及汗液、尿液等,这些液体各有各的酸碱度,所谓的“体液”说法十分模糊。所谓的“酸性体质特别容易患癌”,只是一些保健品广告和养生类电视节目热捧的概念。
误区3断食可杀死癌细胞
专家观点:临床上曾有肝癌患者为“饿死”癌细胞只喝水、吃少量果蔬,结果自己却被饿死。一般来说,断食的癌症患者一周体重可减少10公斤,免疫力降低,反而让癌细胞更易存活。研究发现,糖是癌细胞最喜欢的食物,大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都与爱吃糖有关。
文/图记者何崇梅
河南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