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家胜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2型糖尿病的发生虽然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由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造成的,能量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蛋白、含糖饮料等食物)超过人体的需要,加上能量消耗不足(久坐不动、以车代步),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久而久之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逐渐升高,不知不觉就得了糖尿病了。
应对策略:早筛查
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应每3年筛查1次糖尿病,如果发现已经是糖尿病前期或存在多个糖尿病危险因素,应每年检查1次。糖尿病筛查即检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或做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十大高危人群需要筛查糖尿病
超重或肥胖,即体质指数>体重25千克/平方米;
一级亲属患有糖尿病;
有巨大婴儿(>4千克)分娩史或有妊娠糖尿病病史;
高血压(血压>/90毫米汞柱);
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或甘油三酯>2.82mmol/L);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糖化血红蛋白>5.7%或既往有糖耐量异常(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病史;
其他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临床情况(如严重肥胖、黑棘皮病);
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
年龄大于45岁;
上述十大人群均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规律筛查便可早期发现糖尿病。
早治疗
如果您已经是糖尿病患者,应尽早把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好,避免或延缓糖尿病相关血管并发症发生机制的启动,以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标准
指标
目标值
空腹血糖
4.4~7.0mmol/L
非空腹血糖
≤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7.0%
血压
﹤/80毫米汞柱
总胆固醇(TC)
﹤4.5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女性)
﹥1.3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
﹥1.0mmol/L
三酰甘油
﹤1.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合并冠心病)
﹤2.6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并冠心病)
﹤1.8mmol/L
要想糖尿病不影响日后生活,记住一个“早”字即可!
hi,看官!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要分享哦!哦对了,点个赞也行.......
————博慧斯-POCT领导企业————
北京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中医治疗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