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棘皮病治疗专科医院 >> 黑棘皮病常识 >> 最新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4

最新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4

 

二、疼痛治疗

(一)镇痛药物及其应用

1.局麻药物

局部麻醉药可以通过手术切口局部浸润,区域神经丛、外周神经干单次或者持续阻滞,椎管内单次或者持续阻滞方法治疗术后镇痛。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与局麻药一起使用可以减少全身吸收的毒副作用,还可以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另外中枢镇痛药物如氯胺酮、可乐定或者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与局麻药一起使用可以延长中枢神经阻断作用时间。

(1)术后镇痛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A.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是一种起效慢,作用时间较长的酰胺类局麻药。主要用于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阻滞。

B.左旋布比卡因

左布比卡因是布比卡因的左旋对称产物,与其药效相当,用途相同,推荐药物使用剂量也相同,但是毒副作用小于布比卡因。

C.罗哌卡因

罗哌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麻药,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和布比卡因类似,但运动神经阻滞的发生和持续时间较短,强度也较弱。

以上局部麻醉药推荐最大用量见表5。

表5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的推荐最大用量

单次注射最大剂量

常用浓度

持续术后输注(区域阻滞)最大剂量

婴儿

2mg/kg

0.%-0.15%

0.2mg/kg/h

儿童

2.5mg/kg

0.15%-0.25%

0.4mg/kg/h

(2)局部麻醉药物的术后镇痛方法

A.局部浸润

局部浸润简单易行,外科手术缝皮前在切口皮下注射长效局麻药浸润。适用于各类小、中和大型手术。还可以局部切口皮下埋管后持续泵注局部麻醉药物。

B.外周神经阻滞

适用于相应神经丛、神经干支配区域的术后镇痛。例如肋间神经阻滞、上肢神经阻滞(臂丛)、椎旁神经阻滞、下肢神经阻滞(腰丛、股神经、坐骨神经)等。借助于神经电刺激和超声引导的神经精确定位,有助于提高镇痛效果和降低并发症。使用导管留置持续给药,可以获得长时间的镇痛效果。但是,持续外周神经阻滞用于术后镇痛存在的下列问题值得注意如留置管的移位和脱落,运动阻滞后造成患者跌伤等。

C.硬脊膜外腔给药

通过经骶裂孔或者棘间留置的硬膜外导管持续给药。适用于胸、腹部及下肢手术后疼痛的控制。其优点是:不影响神智和病情观察,镇痛完善,也可做到不影响运动和其他感觉功能。

局麻药中加入阿片类药物不仅可达到镇痛的协同作用,还可降低这两类药物的副作用,减轻运动阻滞的发生,是目前最常用的配伍,多以病人自控方式、家长控制或者护士控制方式给药。适用于术后中、重度疼痛。常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等局麻药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吗啡、布托啡诺等药物。

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为当今公认的最佳术后镇痛方法,但并非万能,仍存在并发症。须全面分析、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尤其是患者痛阈敏感性与既往药物使用情况后使用(表6)。

表6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的局麻药和阿片药物配方

局麻药/阿片药

罗哌卡因0.1%~0.2%

布比卡因0.1%~0.%

左旋布比卡因0.1%~0.2%

氯普鲁卡因0.8~1.4%

舒芬太尼0.5mg/ml

芬太尼2mg/ml

吗啡10mg/ml

PCEA方案

首次剂量0.1-0.3ml/kg

维持剂量0.1-0.3ml/kg/h

冲击剂量0.1-0.3ml/kg

锁定时间20~30min

2.阿片类药物和曲马多

阿片类药物是最广泛使用的强效镇痛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给药。常用于术后镇痛的药物有吗啡、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曲马多为中枢镇痛药,有两种异构体:(+)-曲马多和(-)-曲马多。前者及其代谢产物(+)-O-去甲基曲马多(M1)是μ阿片受体的激动剂,两者又分别抑制中枢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提高了对脊髓疼痛传导的抑制作用。两种异构体的协同作用增强了镇痛作用并提高了耐受性。

(1)常用阿片类药物

A.吗啡

吗啡是最被广泛使用和研究的阿片类药物,通过激动μ受体发挥作用。可以采取皮下,口服,硬膜外,鞘内,肌肉内,静脉内,经直肠等给药方式。正确的用药范围内对所有年龄的儿童均安全有效。儿童的药代动力学与成人相似。但是新生儿和2岁以内的婴儿,其蛋白结合率和代谢率降低,半衰期延长,并与孕产龄和出生体重。在用药时,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后制定方案。吗啡因肝脏和胃肠道的首过代谢效应,口服生物利用率较低。

使用剂量推荐:

口服

新生儿:80mg/kg/4-6h;儿童:-mg/kg/4h

静脉和皮下起始剂量(按照反应滴定)

单次用药:新生儿:25mg/kg开始儿童:50mg/kg开始

连续输注:10-40mg/kg/h

病人自控镇痛(PCA)

冲击剂量:10-20mg/kg锁定时间:5-10分钟背景剂量:0-4mg/kg/h

护士控制镇痛(NCA)

冲击剂量:10-20mg/kg锁定时间:20-30分钟背景剂量:0-20mg/kg/hr(小于5公斤不使用)

B.氢吗啡酮

氢吗啡酮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常用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因为其水溶性好,可用于皮下注射。其副作用较吗啡轻,目前在西方国家被广泛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和慢性疼痛治疗。

使用剂量推荐:

口服:40-80mg/kg/4h

静脉和皮下起始剂量(按照反应滴定):

单次用药:体重50kg:10-20mg/kg开始

连续输注:2-8mg/kg/h

C.二乙酰吗啡

比吗啡更强效、脂溶性更高、起效时间更快、持续时间更长的阿片类镇痛药,可以采取皮下,口服,硬膜外,鞘内,肌肉内,静脉内等给药方式。

使用剂量推荐:

口服

1岁:-mg/kg/4h

静脉和皮下起始剂量(按照反应滴定):

单次用药:新生儿:10-25mg/kg开始儿童:25-mg/kg开始

连续输注:2.5-25mg/kg/h

鼻腔内给药

mg/kg混于0.2ml无菌生理盐水中注入一侧鼻腔。

D.可待因和二氢可待因

二者镇痛效果比吗啡稍弱,常用于轻中度疼痛的治疗,并与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联合使用。可用于口服、肌肉注射或直肠给药,但不能静脉给药,否则会产生严重低血压。可待因和二氢可待因进入体内需转化为吗啡后发挥镇痛作用,基因多肽性导致的代谢酶差异表达可能会影响部分患者的疗效。

可待因使用剂量推荐:

口服、肌肉注射或直肠给药

0.5-1mg/kg/4-6h(新生儿重复用药时需高度谨慎)

二氢可待因使用剂量推荐:

口服、肌肉注射

年龄1岁:0.5-1mg/kg/4-6h

E.芬太尼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镇痛药,较吗啡脂溶性更强,起效较快,作用时间较短。因为其亲脂性,芬太尼可以经皮肤和经粘膜使用。在手术后可以小剂量冲击给药(bolus)镇痛,还可以用于PCA镇痛。在新生儿因为药物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应当在严密监测下使用才能保证安全。因为芬太尼这类药物的亲脂性,所以其冲击给药和持续输注的药代动力学有所不同;随着连续输注时间的延长,其半衰期也相应延长。

使用剂量推荐:

单次静脉注射:0.5-1.0mg/kg按镇痛效果滴定,新生儿减量

连续静脉输注:0.5-2.5mg/kg/h

经皮肤给药:12.5-mg/h

PCA:负荷剂量:0.5-1.0mg/kg;背景剂量:0.15mg/kg/h;单次冲击剂量:0.25ug/kg,锁定时间20min;最大量:1-2mg/kg/h

F.舒芬太尼

舒芬太尼是一种较芬太尼镇痛效应更强7-10倍的强效镇痛药。比芬太尼的脂溶性更高,很容易穿过血脑屏障,起效迅速。新生儿肝酶系统不成熟,清除率降低,清除受肝血流的影响很大(PACU镇痛特佳),代谢经过N-去碱基化和O-去甲基化,代谢产物有10%活性。

使用剂量推荐:

单次静脉注射:0.05-0.1mg/kg,按镇痛效果滴定。

连续静脉输注:0.02-0.05mg/kg/h

PCA:负荷剂量:0.05-0.1mg/kg,背景剂量:0.03-0.04mg/kg/h;单次冲击剂量0.01/kg,锁定时间15min;最大量:0.1-0.2mg/kg/h。配置时,以按1.5-2mg/kg配置在ml液体中,使用48小时,背景输注为2ml/h,单次冲击为0.5ml。

注意:阿片药物的毒副作用

阿片类药物在全身各系统可以引起各种作用如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每个病人受遗传和发育的影响不尽相同。所以在此类药物术后镇痛的患儿,应适当监护和做好不良反应处理的准备。联合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及相应严重不良反应。

(2)曲马多

曲马多是一种通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弱阿片镇痛药。可以通过口服,静脉,直肠,连续输注,也可以作为PCA的一部分给药。曲马多作为轻到中度疼痛的镇痛药物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于所有年龄的儿童。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较阿片类药物少见),过度镇静和大小便潴留。曲马多使用过量可能出现癫痫样抽搐。

使用剂量推荐:

口服、直肠或静脉给药:1-2mg/kg/4-6h

(3)阿片类药物的相对功效和静脉连续输注剂量比较(表7)

表7阿片类药物的相对功效和静脉单次和连续输注剂量

药物

与吗啡的效价比

给药方式

单次剂量

(mg/kg)

静脉连续输注

(mg/kg/h)

吗啡

1

口服

-

10-40

静脉

15-50

曲马多

0.1

口服、静脉

0-0

-

可待因

0.1-0.12

口服

-0

-

氢化吗啡酮

5

口服

40-80

2-8

芬太尼

50-

静脉

0.5-1

0.1-0.2

舒芬太尼

-0

静脉

0.05-0.1

0.02-0.05

(4)阿片类药物的常见使用方法

A.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

适合于5岁以上的小儿。研究显示其镇痛效果优于肌肉注射或单纯持续静脉输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过度镇静的发生,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更高。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被认为是阿片类药物的最佳给药方式。与传统的按需镇痛相比,PCIA能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肺部并发症。但也会导致恶心呕吐、镇静过度、低血氧饱和度、静脉炎、静脉通路堵塞等不良反应。镇痛药物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抗呕吐药如格拉司琼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阿片类药物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小儿自控静脉镇痛(PCIA)推荐方案见表8。

B.护士或家长控制镇痛(NurseControlledAnalgesia,NCA)

对于年龄小于5岁及不能合作的患儿,可以采取护士或家长控制镇痛的方法。此时可能需要设置较高的背景输注剂量(如吗啡20μg/kg/h)和较长的锁定时间(如30min)。NCA时须更严密监护患儿,防止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的发生。

注意事项:无论是PCA还是NCA,撤泵的过程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患儿使用PCA的次数已明显减少,疼痛评分已经足够低才能考虑撤泵。撤泵后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维持镇痛。

3.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NSAIDS类药物是治疗轻到中度疼痛的有效药物。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而发挥镇痛作用。当与阿片类药物合用时可以增强镇痛效果,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降低其相关不良反应如恶心、嗜睡、呕吐、呼吸抑制、肠蠕动减少以及血液动力学紊乱等。

本类药物在儿童使用的有效性尤其是安全性还没有系统验证,因此药物说明书上不建议在儿童使用。但是,国内外都有大量NSAIDS类药物用于儿童疼痛治疗的报道,但一般不推荐作为镇痛药物用于3个月以下婴儿。阿司匹林可能引起雷尔氏综合症(Reye’ssyndrome)而不用于儿童。在所有现在使用的NSAIDS类药物中,布洛芬是引起副反应最少,是使用安全证据最多的NSAIDS药物,其次是双氯芬酸和塞来昔布,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均有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临床报道(表9)。

NSAIDS类药物用于术后镇痛的主要指征是:①中小手术后镇痛;②大手术与阿片药物或曲马多联合或多模式镇痛,有显著的阿片节俭作用;③大手术后PCA停用后,残留痛的镇痛;④术前给药,发挥术前抗炎和抑制超敏作用。

表9NSAIDS类药物小儿应用的推荐剂量

NSAID

剂量mg/kg

(口服)

间隔时间(h)

日最大剂量

(mg/kg/d)

应用年龄

布洛芬

(Ibuprofen)

5-10

6-8

30

3月

双氯芬酸

(Diclofenac)

1

8

3

6月

塞来昔布

(Celexoxib)

1.5-3

12

6

1岁

使用NSAIDS类药物可能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NSAIDS影响血小板凝集,延长出血时间。故禁用于有出血性疾病和接受抗凝治疗的儿童。手术范围广泛的大型外科手术后最好不用此类药物。

(2)NSAIDS抑制前列腺素介导的肾功能,特别是在有肾脏疾病和脱水的病人。因此,NSAIDS不能与有肾脏毒性的药物合用。

(3)NSAIDS可以使胃激惹和引起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高风险的患儿,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H2受体拮抗剂可以降低风险。

(4)因为NSAIDS可使白三烯增加,故可能加重哮喘。对有哮喘病史的儿童,必须询问以前是否安全地使用过NSAIDS药物,重症哮喘患儿禁用。

(5)动物试验证实大剂量NSAIDS类药物可影响骨发育,因此不建议小儿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此类药物。

(6)对于新生儿,NSAIDS药物可能影响脑和肺的血流调节,故不推荐使用。

(7)对NSAIDS过敏的患儿禁用,患有严重湿疹和过敏体质的儿童慎用,肝功能衰竭者禁用。

4.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抑制中枢的COX-2,尤其对COX-3选择性抑制,还有调节抑制下行的5-HT能通路和抑制中枢NO合成的作用。由于其毒副作用小,可以定时规律用药,几乎可以用于各类术后疼痛的基础用药。轻度疼痛可以单独使用乙酰氨基酚镇痛。中度疼痛可以与NSAIDS或可待因等弱阿片药物联合应用。其镇痛剂量高于解热镇痛剂量,但达到一定剂量后产生封顶效应。一般口服后在30-60分钟后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直肠给药后需经过1-2.5小时才能达到最大血药浓度,静脉给药起效快但需在15min内缓慢输入。本药物在肝脏代谢,新生儿因肝脏某些酶类未发育成熟而药物清除率低;而对于2-6岁的儿童,因为肝脏的相对比重大而药物代谢快。

表10列出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和直肠给药剂量推荐,表11列出对乙酰氨基酚静脉给药给药剂量推荐。

年11月,美国FDA首次批准了对乙酰氨基酚的静脉注射用制剂,但国内目前还没有。

表10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和直肠给药剂量推荐表

年龄

给药途径

负荷剂量

(mg/kg)

维持剂量

(mg/kg)

间隔时间

(h)

最大日用剂量(mg/kg)

最大剂量维持时间

(h)

28-32周*

口服

20

10–15

8–12

30

48

直肠

20

15

12

32-52周*

口服

20

10–15

6–8

60

48

直肠

30

20

8

大于3月

口服

20

15

4

90

48

直肠

40

20

6

*指孕产龄

表11对乙酰氨基酚静脉给药给药剂量推荐表

体重(kg)

单次剂量

间隔

最大日用剂量

5

7.5mg/kg

4-6h

30mg/kg

5-10

10mg/kg

4-6h

30mg/kg

10-50

15mg/kg

4-6h

60mg/kg

50

1g

4-6h

4g

对乙酰氨基酚超过最大日用剂量使用后可能产生肝脏毒性。营养不良和脱水的病人,如果使用剂量成倍增加可能造成药物蓄积。乙酰半胱氨酸和蛋氨酸可以补充体内谷胱甘肽,故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毒副反应的治疗

5.非药物疗法

小儿术后镇痛除了前述药物治疗外,情感支持、精神抚慰、心理干预等非药物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些方法通过调节思想,行为和感受来达到减轻疼痛和疼痛相关应激。治疗儿童疼痛的心理手段包括分散注意力、做游戏、心理教育、催眠、生物反馈、意象导引等,其中意象导引、分散注意力和催眠最有效。

蔗糖溶液可以用于新生儿术后镇痛。目前仍被认为是新生儿时期最主要的非药物镇痛手段。通常使用蔗糖溶液的浓度为12%-24%,口服0.05-2ml在2分钟内起效。使用容量的上限由孕周来决定:27-31周:0.5ml;32-36周1ml;大于37周;2ml。目前报道的不良反应有:咳嗽、窒息、呕吐和短暂的氧饱和度下降,也有报道短时的神经生物风险评分(‘NeurobiologicRisk’score)升高,尤其见于孕周27周和28-31周者。

皮肤接触或其他形式的触觉刺激可以很好的缓解新生儿针刺相关操作所带来的疼痛。

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如下:

(1)行为干预;

(2)认知干预,用积极的态度替换焦虑等与疼痛相关的思考模式;

(3)分散注意力,如数数、听音乐、玩游戏、讨论与疼痛或医疗操作无关的话题等;

(4)催眠;

(5)心理准备和心理适应。

6.多模式镇痛

多模式镇痛也称平衡镇痛。将作用于疼痛传导通路不同部位的药物联合应用,多途径镇痛,达到最佳疼痛治疗效果,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围术期多模式镇痛被看作是高效术后康复的快通道。

常用的小儿多模式镇痛方法有:

(1)NSAIDs和其他药物如阿片类药联用;

(2)局部麻醉药复合阿片类药或其他类镇痛药;

(3)外周与中枢联合用药;

(4)不同镇痛方式的联合应用;

(5)超前镇痛与术后镇痛的联合应用。

三、小儿不同类型手术术后镇痛原则

小儿手术类型不同,创伤程度不一样,术后疼痛的程度也不同。术后镇痛方法的选择与手术部位也有很大的关系。表12显示不同部位和不同手术类型的最佳推荐术后镇痛方法。

表12小儿不同类型手术后最佳镇痛方法推荐表

手术类别

手术类型

术后镇痛方法

耳鼻喉科手术

鼓膜切开术

口服NSAIDS(布洛芬、双氯芬酸或酮咯酸)或对乙酰氨基酚

扁桃体切除术

术前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和(或)NSAIDS,术中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或联合止吐药;扁桃体窝局部应用局麻药;术后监护下使用吗啡或者芬太尼,之后规律使用NSAIDS和对乙酰氨基酚,

乳突和中耳手术

耳大神经阻滞,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S类药物

眼科手术

斜视手术

术中局麻药物阻滞(对边阻滞,或球周阻滞)术中或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或NSAID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NSAIDS类药物和球周阻滞与阿片药物相比可以提供相同的镇痛效果并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口腔手术

拔牙术

NSAIDS或联合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对拔牙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拔牙后局部棉签浸润布比卡因对疼痛缓解很少或不缓解

普外科小手术

脐下的手术

局麻药物伤口浸润,腹横平面阻滞,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或者骶管阻滞

包皮环切术

骶管阻滞和阴茎背神经阻滞

新生儿包皮环切术

首选局部麻醉,阴茎背神经阻滞比皮下环阻滞和局部麻醉更有效

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

局麻药物伤口浸润,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腹横平面阻滞或者骶管阻滞

脐疝修补术

多模式镇痛:局部麻醉和阿片类镇痛药,术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或NSAID至少超过48h

泌尿外科小手术

尿道下裂手术

在骶管阻滞或阴茎背神经阻滞镇痛或基础上结合对乙酰氨基酚规律给药、PCA等多模式镇痛

睾丸固定术

骶管阻滞镇痛效果理想并可以减少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

普外科大手术

腹部外科手术

多模式镇痛:静脉持续输注或NCA/PCA给予阿片类药物和使用硬膜外镇痛,NSAIDS类药物也经常使用,另椎管内给予可乐定或阿片类药物可有效镇痛但增加副反应发生率

开腹阑尾切除术

PCA技术联合使用NSAIDS类药物

开放胃底折叠术

硬膜外阻滞加阿片类镇痛药物

腹腔镜手术

多模式镇痛:腔镜穿刺通道的局麻药物浸润,阿片类,NSAIDS类药物和对乙酰氨基酚均可减轻术后疼痛

泌尿外科大手术

多模式镇痛:非口服阿片类药物或局部麻醉联合全身NSAIDs和对乙酰氨基酚

四肢手术

下肢手术

多模式镇痛:周围神经阻滞相比于静脉给予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硬膜外给予阿片类药物效果好但增加副反应发生率,可以通过留置导管进行持续外周神经及硬膜外阻滞,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

上肢手术

术前臂丛神经阻滞

脊柱手术

脊柱外科矫形手术

硬膜外阻滞(确定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后才能使用),鞘内注射阿片类药物(Intrathecalopioids),术后3-5天内使用中枢镇痛药物静脉镇痛

胸心外科手术

心脏外科手术

术中和术后静脉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最常用是吗啡和芬太尼,可以联合规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硬膜外阻滞能有效镇痛

胸廓切开术

硬膜外麻醉或者连续椎旁阻滞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多模式镇痛:伤口局麻药物浸润,对乙酰氨基酚,NSIADS药物(一般24小时后才能使用),必要时可以使用阿片类药物(监护下使用)

头面部手术

唇腭裂修补术

眶下神经阻滞

四、小儿术后疼痛治疗注意事项

1.术后镇痛是外科手术麻醉的一部分,所以在麻醉期间,应给予充分的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局麻药和其它药物。术后疼痛治疗应该在PACU(麻醉复苏室)就开始,证实止痛方案安全有效后才能让患儿离开。患儿的麻醉医生有责任制定具体的术后镇痛方案。

2.术前告知家长在手术结束后镇痛药物的药效会逐渐消失,所以患儿需要进一步的镇痛治疗。疼痛在术后24至72小时内最为严重,个别患儿可能持续数日或数周。

3.在术后早期可以按照时间规律给药,而在后期可以根据疼痛评估结果按需给药。

4.在疼痛药物的使用方面,应尽可能联合给药。比如:阿片类药物,局麻药,NSAIDS,对乙酰氨基酚可以联合给药,但每种药物不应超过推荐的最大剂量。

5.不同患儿对镇痛药物的敏感性和药物的需求量不同,因此,镇痛药物的给予应按照个体化原则。

6.必须通过疼痛评估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监测镇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患儿,应定时监测呼吸频率,最好配备SpO2监护。

7.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应该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控制,而不是简单取消镇痛药物的使用。

总之,小儿术后镇痛应根据患儿年龄、手术类型和临床情况合理给药,提供安全,有效,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并尽可能减少相关不良反应。

本平台精彩文章导读(点击即可阅读):

解读最新WHO指南,教你如何用维生素A治疗麻疹!!

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时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指南

小儿常用退热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原创)

史上最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图文}

让儿科医生心痛的心源性腹痛

手足口病诊治之三:图文精讲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诊治之二: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儿科临床雾化吸入常用药物的使用

NICE儿童发热:针对5岁以下儿童的评估与初步诊疗指南(全文解读3)

小儿皮肤发绀

AHA最新小儿心肺复苏指南-PBLS部分(附:我国原卫生部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标准)

NICE儿童发热:针对5岁以下儿童的评估与初步诊疗指南(全文解读2)

到底还要不要物理降温?(修改稿)

手足口病诊治之一(附:手足口病快速评分表)

去大脑强直与去皮层强直的区别

小儿神经系统运动调节中枢

张德生:社会转型时期的儿科医生如何工作?

放下黑丝带,我们再次踏上前进的征程---

儿科雾化全知道

儿科常见临床急性的中毒的表现及主要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处理流程图

住院患儿不同病原体肺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草案)

G6PD缺乏症患者用药安全及健康卡

儿科常用口服药服用时间大汇总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诊治要点

魏则西和陈仲伟,你知道谁?

人民日报难得的好社论: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小儿12对颅神经病变定位(1)(绝对收藏)

NICE儿童发热:针对5岁以下儿童的评估与初步诊疗指南(全文解读1)

小儿皮疹的分类及临床常见近20种疾病的临床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诊疗指南:美国儿科学会

“儿科医生被逼下跪”事件之我见(原创)

教你全面了解PPD试验

儿科临床工作难点、重点集锦(3)

儿科临床工作难点、重点集锦(2)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下)

儿科临床工作难点、重点集锦(1)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中)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上)









































北京到哪里治疗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i.com/wahl/43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