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棘皮病治疗专科医院 >> 黑棘皮病医院 >> 控糖标准每个人都不同,9个征兆判断血糖是

控糖标准每个人都不同,9个征兆判断血糖是

 

西宁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7321.html

一旦确诊患上了糖尿病,那么控制血糖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血糖的暴涨暴跌不仅会让人感觉非常不适,还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如果出现急性的并发症,可能会面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根据有关医疗机构的统计,如果在确诊糖尿病后没有进行任何治疗的话,有接近九成的患者可能死于急性并发症的休克。此外,中风、心脏病也是常见的急性并发症,而慢性的并发症则可能导致人们出现神经病变、肾病、糖尿病足等,这些并发症会致残,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让很多患者非常痛苦。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一旦以下条件,符合一种,那么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不进食8小时以上)血糖超过了7mmol/L

饭后两小时血糖超过了11.1mmol/L

随机血糖测定超过了11.1mmol/L

以上三种测试非连续两侧测试均超过标准,即可诊断。

此外,美国糖尿病协会将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也作为诊断指标之一,糖化血红蛋白超过了6.5%则可以诊断。

虽然有这样的标准,但最让人棘手的是很多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即使血糖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但却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比如,身边的朋友去年查出来有糖尿病,当时测的空腹血糖达到了12mmol/L,但他除了有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外,没有任何不适,直到频繁的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医院检查。所以,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症状,但只要控制好血糖,可能这些情况就能够改善。

控制血糖,对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没有任何一个血糖控制措施,对任何糖尿病患者都能够适用,也就是说不同人的血糖控制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说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成年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就是目标;这对于较年轻的患者来说就不合适,而6.5%的数值更为合理;对于有频繁低血压情况的患者来说,可能暂时比7%要高一些,对健康更适合;而年纪更大一些,对胰岛素有依赖,并且有一些并发症,血糖偏低可能会导致更多伤害,比如摔倒、头晕等等,那么这个标准可能会更宽松一些,控制在7.5%-8.5%之间更加合理一些。

此外,控制血糖好坏,跟有无症状没有关系。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典型症状时“三多一少”,很多人认为如果出现快速消瘦,或者尿糖就证明血糖控制不佳,如果没有瘦反而胖了,尿液中没有糖分,那么就是控制的比较好。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点。首先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三多一少”的症状,而且对于胰岛素抵抗性的人来说,肥胖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很久,所以,控制血糖应该通过定时的血糖检测来进行判断。

医院进行,也可以在家自助进行,如果血糖控制较好,那么没有必要每天测量,可以考虑进行间隔测定,比如第一天早餐后测了血糖,那么第二天就不必要测定了,可以考虑午餐后测定,那么第三天就不必测定午餐后了,诸如此类。但如果血糖近期控制不佳,尽量定时测定,如果夜间容易出现低血糖或者黎明现象的话,还应该在睡前或者半夜测定,以便了解血糖的真实情况。

九个症状表明血糖可能失控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每天都能通过血糖仪测量血糖,但可以通过留意血糖过高的一些症状来进行判断,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口很渴,排尿偏多

虽然这是血糖偏高时的常见症状,算是“两多”,但并不明显,因为很多人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出现口渴排尿偏多的情况,口渴的原因是排尿多,血糖浓度高,需要通过水分来平衡,而因为肾脏为了调节血糖浓度则通过排尿排出较多的葡萄糖。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原因,频繁出现则应该引起注意。

比平时更饥饿,但体重却减轻

血糖水平高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更为饥饿,原因是血糖高,过多的糖分随着尿液排出,人体没有获得能量,因此会持续感到饥饿,但即使摄入更多的食物,糖分依然排出体外,没有储存在人体,导致人体开始分解脂肪和肌肉来获取能量,患者的体重开始下降。所以如果在没有减肥的情况下,体重持续较快的减轻,则应该注意。

此外,体重持续快速减轻可能也跟一些恶性疾病有关,所以如果在没有刻意减重的情况下,体重减轻了5%以上的话,就应该去检查,排除疾病风险。

经常性的感到疲劳

疲惫无力和长期疲劳也是血糖失控的症状之一,因为当人体不能正确地处理胰岛素或没有足够的胰岛素时,糖就滞留在血液中,这时候人体细胞无法获取能量,再加上排尿可能导致脱水,这些因素都可能让人时常感到疲劳。

视力模糊并且经常头痛

视力模糊也是血糖高的症状,因为高血糖会让眼球中的液体渗出,这样会让眼球呈现肿胀状态,从而改变了眼睛的焦点,而且高血糖还可能损伤视网膜,这些都可能会让人觉得视物模糊。而且这种状态下,人们也会经常性出现头痛。

伤口比平时愈合得慢

根据研究发现,在血糖不受控制的情况下,人体任何的割伤、擦伤、瘀伤以及其他类型伤口的愈合速度较慢。这是因为糖尿病会导致神经损伤并因此影响了血液循环,这会让伤口处不容易获得营养,愈合自然也就会变慢。而且在高血糖的情况,特别容易感染,很小的伤口也可能会感染导致病情严重,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足部,这可能会导致最终截肢,也就是糖尿病足。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脚臭严重,开始出现伤口,应该尽快解决。

出现手脚发麻

高血糖损伤神经,这也被称为糖尿病神经病变,这时候就会出现手脚有刺痛感,甚至麻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患者近期血糖控制不好。

出现他皮肤变化

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能会在自己的皮肤上出现征兆,就是呈现褐色的褶皱的皮肤,被称为黑棘皮病,一般多出现在脖子附近,这块皮肤较为柔软。此外出现水疱、感染、干燥、痒的情况,也应该主要是否跟血糖偏高有关。

更容易感染细菌

高血糖症可能会导致人体更频繁地感染细菌,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患白色念球菌感染。女性的症状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隐私部位出现瘙痒,发红或疼痛;夫妻生活中会有疼痛,但小便时可能跟没有症状;以及白带异常。念球菌以葡萄糖为能量,所以血糖高的话,尿液中可能也会有较多的糖分,因此比较容易感染。

牙龈肿胀、容易出血

有研究称血液中糖分较高,那么可能唾液中也可能含有较多葡萄糖,这会导致口腔中的细菌滋生,而且与食物一起进入口腔的细菌也容易形成斑块并引起牙龈疾病,这时候会出现牙龈发炎肿胀,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很可能会发展为牙周炎,这可能会导致牙龈剥脱,出血,或者有脓液或溃疡,甚至导致牙齿脱落。所以经常性出现口腔疾病,除了去看牙医外,可以去内分泌科做下血糖检测,排除糖尿病影响。

一些可能令人尴尬的有关糖尿病的问题

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或健康不适比较多,有些问题可能会让人感到尴尬,糖尿病患在就医时会有些不知该如何开口,但这些问题又比较常见,今天在这里,我们跟大家解答一下这些问题:

1、为什么糖尿病会让隐私部位很痒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在上面谈到过,这是因为白色念球菌感染导致的,由于糖尿病患者发生念球菌感染的风险更大一些,所以会导致出现瘙痒难耐的可能性。对于这种因为血糖高导致的感染,单纯使用抗生素效果并不好,反而应该通过控制血糖外加抗菌药才能起到效果。

2、为什么糖尿病会有口臭?

口臭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是糖尿病患者,那么口臭的主因可能是牙周疾病,根据研究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或多或少患有牙周疾病,这些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敏感以及牙龈脱落等等,而且牙周炎可能还会升高血糖,这是因为牙周炎会导致感染,而感染会增加血糖水平。避免因此带来的口臭,除了控制血糖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口腔习惯,比如每天饭后刷牙,每年保持去看牙医的习惯等等。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会引发口臭,这是因为糖分通过尿液排出,而人体无法获得糖分来获得能量,因此会通过消耗脂肪来获取能量,这会让人体出现酮症酸中毒的可能,而这个过程会出现烂苹果的臭味。这种情况比较危险,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昏迷,甚至出现死亡。这类患者需要定时监控尿酮水平,一旦升高,就应该尽快就医。

3、为什么会有尿失禁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有尿多的情况,但实际上还可能会导致尿失禁,突然会有强烈的尿意,国外的研究发现,接近九成的糖尿病患者患有某种形式的膀胱功能障碍,而且有证据表明,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患尿失禁的可能性是没有糖尿病的女性的2.5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由于肾脏要调节血糖,所以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排尿,而如果持续的高血糖又会损伤到膀胱的神经,这就会导致尿失禁的出现,除此之外,还可能有尿潴留、膀胱感染等问题。

4、为什么脚趾甲又厚又黄?

脚趾甲发黄还非常厚,这一般是真菌感染,或者是灰指甲的问题,这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这是因为当血糖的控制不当时,就会创造出真菌喜欢的环境,而此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又无法正常工作,就会让脚趾甲发黄变厚。

其实脚趾甲出现这种变化应该让人警惕,因为糖尿病不只会导致脚趾甲的异常,更会导致脚部循环问题,出现糖尿病足的并发症以及骨髓炎,这会让患者致残截肢。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部的伤口、感染,一定不能大意,避免血糖持续升高,并且要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5、为什么出现男性障碍?

根据美国国家糖尿病与消化与肾脏疾病研究所的数据,患有糖尿病的男性患障碍的可能性是没有糖尿病的男性的3倍以上。专家认为,这是因为问题出在神经和血液循环不良。因为升高的血糖会损坏神经和血管,从而导致刺激消失,出现障碍。

不过有研究发现,调节血糖水平和采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定期运动,减肥,戒烟,保持健康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或者延缓障碍,并且有健康顺利的夫妻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i.com/wazz/13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