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气温上升雨水增多,在此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下容易诱发桃树以下病害:炭疽病、细菌性穿孔病、桃小食心虫、红蜘蛛、桃蛀螟等,综合多年在桃树实际生产中的管理及防治经验,下面就以上多种桃树在这个时期的常见病害进行解析及防治。
01桃树炭疽病
桃炭疽病在我国桃区均有分布,在幼果期多雨潮湿时,危害极为严重,大量落果,对产量造成很大损失。
1
发病规律
桃炭疽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稍组织内和挂在树上的僵果上越冬。次年早春从病斑上的小粒点上散发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雨、昆虫传播;引起初次传染,以后产生新病斑,病斑上长出的小粒点产生分生孢子经传播再次侵染,在高温多雨的天气里发病严重。全年一般有3个发病过程,分别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发生在结果枝上,5月上中旬发生在幼果上,6~7月发生在果实成熟阶段。
2
危害现状
全年以幼果阶段受害最重。幼果发病后,果面暗褐色,缓慢萎缩硬化;果实膨大期发病。初期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随着果实膨大病斑也扩大并呈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明显下凹。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橘红色小粒点。5月间,被害果实除了少数残留在枝梢外,绝大多数果实脱落,严重时落果数可占总果数的80%左右。果实快成熟时发病,果面还明显具有同心环状皱缩,呈不规则的大病斑,最后腐烂掉,多数病果脱落。
新稍发病时,常形成暗褐色略凹的长椭圆形病斑。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橘红色小粒点。病稍一般弯向一侧,叶片萎蔫下垂并纵卷成筒状,严重时病稍枯死。
3
防治方法
清除病原,细枝修剪,彻底清除树上病稍、枯死枝、僵果,彻底清扫落叶和地面病残体,集中烧掉或深埋。
喷药保护在生长期及时剪除病稍,摘除病果及拾净落果深埋。发芽前细致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生长季节结合防治褐腐病等及时喷洒倍“天达”,倍10%世高(或倍80%炭疽福美,或倍25%阿米西达,或倍72%杜邦克露)等药液保护叶片和果实。
02桃子细菌性穿孔病
细菌性穿孔病在全国桃区均有为害,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影响树势和产量。同时,还危害杏、李、樱桃等多种果树。
1
发病规律
细菌性穿孔病的病原菌,主要在枝梢上春季产生的病斑内越冬。次年开花前后,细菌从病部溢出,借风雨、昆虫传播,经叶片的气孔和枝条、果实的皮孔侵入;叶片在5月发病,夏季干旱病害发生缓慢,至秋雨多时又发生后期侵染。
发病条件:高温多雨、多雾、排水不良、通风不畅、树势弱、偏施氮肥等条件都有利于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若低温多雨适于霉斑穿孔病的发生。
2
危害现状
叶片最初被害时,呈水渍状小点,扩大后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直径为2毫米左右,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色晕环,后来病斑干枯,脱落后形成穿孔,或部分与叶片相连的穿孔。
枝条在春季新叶出现时,开始为害形成暗色小疱疹,直径为2毫米,宽度不超过病枝直径的一半,有时造成枯梢。开花后,病斑表皮破裂,病菌溢出,开始传播。夏末发病时,主要在嫩枝上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斑点,以后病斑变成褐紫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凹入,边缘呈水渍状。
果实被害后,果面产生暗紫色、圆形、中央稍凹的病斑,边缘呈水渍状。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黄白色黏物质,干燥时,病斑常产生裂纹。
3
防治方法
清园,彻底清除枯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
增施有机肥,加强夏剪增强通风透光性,注意排水等合理管理,增强时树势;
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5月下旬喷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
在建园时,不要与李、杏、樱桃等混栽,以免病害相互交叉传染。
03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是为害果园的主要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害虫。寄主为梨、桃、苹果、李、樱桃、琵琶、山楂等,是桃园常见的虫害。
1
发病规律
桃小食心虫每年在东北及河北3~4代,在黄河固道4~5代,广西7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翘皮等处结茧越冬,越冬茧在树干基部近地表处最多。第二年春季4月上中旬化蛹,越冬代成虫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末,这代成虫产卵于树梢上。第一代幼虫大部分发生在5月;第二代幼虫一般年份主要为害桃梢,只有个别桃果受害;第三代卵盛发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四代卵盛发期在8月中下旬。这两代幼虫一部分为害桃梢,一部分为害果实。该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田间7~8份经常有成虫和卵。成虫趋光性弱,有趋化性,用糖醋液、梨小性激素可大量诱杀。
2
危害现状
1.幼虫为害果多从萼、梗洼处蛀入,早期被害果蛀孔外有虫粪排出,晚期被害多无虫粪。幼虫蛀入直达果心,高湿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渐扩大,俗称“黑膏药”。桃幼果被害易脱落,桃果稍大受害不脱落,蛀食桃多为害果核附近果肉。多从上部叶柄基部蛀入髓部,向下蛀至木质化处便转移,蛀孔流胶并有虫粪,被害嫩梢渐枯萎,俗称“折梢”。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7毫米,全体灰褐色无光泽,前翅灰褐色,前翅约有10条白色斜短纹,但不及苹小食心虫明显,翅中央有一小白点。幼虫体长10~13毫米,头、前胸盾、臀板均为黄褐色。胸腹部淡红色或粉色,臀栉4~7节,齿深褐色。卵长0.5毫米,椭圆形,稍扁、黄白色、孵化前变黑褐色。
3
防治方法
幼虫越冬前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老熟幼虫,冬天收集烧掉。
早春刮老翘皮,消灭潜藏的越冬茧。
利用糖醋液、性外激素诱杀成虫并测报成虫盛发期,从而确定施药适期。
夏季随时剪除被害嫩梢和拣拾落地虫果深埋。
宝凤一号、荣华蜜桃等晚熟品种套袋生产,一般5月初第二次蔬果后喷1次杀虫杀菌剂,并于7天内完成套袋,彩色品种要在采收前4~7天内摘袋,以保证正常着色,为了管理尤其是病虫防治的一致性,一棵树甚至一片桃园,要每果必套,否则达不到节省农药开支的目的。
不能套袋生产的早熟品种,应根据虫情测报合理用药。一般成虫盛发期过2~3天为产卵盛期和孵化始期,此时打药效果好。可喷灭扫利、来福灵或敌杀死等倍液,也可喷马拉硫磷倍液。的~倍液效果好,但因毒性大不宜使用。
04桃子红蜘蛛
果树红蜘蛛类在全国各地果园均有分布,种类多,危害桃树的主要为山楂红蜘蛛(山楂叶螨)和二斑叶螨。
1
发病规律
红蜘蛛(山楂叶螨):一年发生6~9代,以雌成虫在树皮缝、树干基部与土壤交接处越冬。待4月上旬桃花盛开后,越冬雌成虫开始活动转移嫩芽处为害,10天后产卵、孵化完毕后群集叶背为害。花后1个月为第二代孵卵化盛期,即麦收前(5月下旬至6月初)是防治山楂红蜘蛛的最佳喷药期。直到9月停止为害。
二斑叶螨:该螨是近年在北方为害最重的一种。一年发生7~9代,以橙黄色越冬滞育型雌成虫在树干翘皮和粗皮缝内、根际周围土缝及落叶杂草上群集越冬。次年3月下至4月上旬,气温达10°以上时,越冬雌虫开始活动转移到阔叶杂草及根蘖上取食和产卵繁殖,而后上树为害叶片,由下而上很快扩散到全树。
2
危害现状
红蜘蛛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幼果。各地为害程度不同,轻者使叶片颜色变浅,降低光合功能;重者会造成大量枯叶,影响果实发育和花芽形成,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
3
防治方法
清园:在冬卵孵化前刮树皮并集中烧毁,并在树干涂白(石灰浆)杀死大部分越冬卵。
深翻树盘:早春进行翻地,清除地面杂草,保持越冬卵孵化期间田间没有杂草,使红蜘蛛因找不到杂食而死亡。
绑草环诱集:红蜘蛛越冬前从树上下来,因此可从8月中下旬开始在树干绑草环,为下树越冬的红蜘蛛营造一个越冬场所,让其集中在草把或草环中,待9月下至10月上旬,把草环、草把解下集中烧掉以消灭越冬成虫,此法是降低或控制红蜘蛛为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药剂防治: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5月下旬喷诛螨星或蛾螨灵~0倍液、5%霸螨灵倍液、40%三氯杀螨醇乳油~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倍液、15%哒螨灵乳油倍液、1.8%齐螨素乳油0~0倍液等均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05桃蛀螟
此虫又名桃斑蛀螟,俗称蛀心虫、食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
1
发病规律
该虫在我国北方年发生2~3代,湖北武昌年发生4~5代。以末龄幼虫在桃树皮、松树皮、或在玉米、向日葵的残株中、蓖麻种子中、板栗果堆仓库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6月初陆续羽化产卵。成虫多于傍晚羽化,白天静伏在寄主植物的叶背,傍晚以后活动,取食花蜜和吸食桃、葡萄等熟果的汁液。有趋光性、对糖、醋有趋化性。卵历期约3天,夜间产卵,卵多产在枝叶茂密的桃、板栗、龙眼、荔枝等果实上,或产在松树的嫩枝上。幼虫多于清晨孵化,卵虫孵化后啃食嫩梢皮或先在果梗、果蒂基部吐丝蛀食果皮,随后蛀害果肉和种核,在被害的蛀孔和果肉内均排虫粪。部分幼虫可转果为害。幼虫老熟后可在果内或爬离害果后在果枝、两果接触处和其他适宜场所吐丝结薄茧化蛹。
2
危害现状
红此虫分布较广,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区均有分布。桃蛀螟除为害桃、苹果、梨、李、梅、板栗、核桃、杏、柿、无花果、荔枝、龙眼、芒果、木菠萝、石榴、枇杷和山楂等果树的果实外,还可为害向日葵、高粱、大豆、棉花、松树、臭椿和蓖麻等。
以幼虫钻入桃等果内蛀食,使果实不能发育,变色脱落;或果内充满虫粪,腐烂,不能食用,易脱落。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3毫米,翅展20~26毫米。体和翅均为黄色。下唇须两侧黑色,胸部、腹部背面和翅上均有黑色斑点、腹部第一节背面2个黑点,第3~6节各有3个,第七节有1个黑斑,腹部末端明显黑色。雄蛾前翅面上有不规则形的小黑斑25~26个,后翅面上有小黑斑14~16个。
卵:椭圆形,长0.6~0.7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橘红色,孵化前为红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25毫米,头部暗黑色,体长多变有暗红色、前灰褐、淡灰蓝等,背面为紫红色,腹面多为淡绿色。前胸背板深褐色,中、后胸和第1~8腹节各有褐色的大小毛片8个,前列6个,后列2个。
蛹:体长13~15毫米,褐色至红褐色,腹端有6根卷曲的臀棘。茧灰白色。
3
防治方法
消除越冬场所:冬季清除玉米、向日葵、高粱等的残体,刮除老翘皮,消灭越冬蛹。
诱杀成虫:利用糖酸醋液诱杀成虫。
摘除虫果:从6月中下旬开始摘掉虫果及拾净落地虫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可降低或基本上控制桃蛀螟为害。
喷洒农药:在第1~2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喷洒50%杀螟松乳剂倍液,或2.5%敌杀死倍液。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