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棘皮病治疗专科医院 >> 黑棘皮病护理 >> 枸杞炭疽病侵染途径多发生范围广为害程

枸杞炭疽病侵染途径多发生范围广为害程

 

枸杞,这个名字特别古香古色,很多人都觉得很有特色也很好听,枸杞这个名称始见于中国二千多年前的《诗经》。明代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云:“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枸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滋补品,很多人都拿它泡水喝,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枸杞对环境的要求不高,种植起来也并不难,但在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病虫害,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果实的品质与产量,这是最令种植户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季节,不仅气候炎热,而且雨水多、雾气大、露水重,容易爆发枸杞炭疽病。这种病害发生普遍,在我国各大枸杞生产区均有发生。

枸杞炭疽病侵染途径多、发生范围广、为害程度深,严重影响了枸杞的品质和产量,轻则在果实成熟后形成黑色病斑,降低经济价值,重则使青果全部变黑,失去经济价值。那么到底什么是枸杞炭疽病,应该如何科学防治,及时控制病害呢?

今天,我们就从枸杞炭疽病的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发生时间及防治措施这四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枸杞炭疽病的症状表现

枸杞炭疽病又叫枸杞黑果病,可危害枸杞的叶、花和花蕾,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嫩枝。

1.叶片受害症状

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形成半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至黑色轮纹状坏死斑,空气湿度大时,在病斑表面会产生粉红色至橘红色黏稠的小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到发病后期整个病叶转变为黑褐色。

2.花朵受害症状

花朵被侵染后,先在花瓣上形成黑斑,发病较轻的花朵,花冠脱落后仍可结果,重者会变成黑色花,子房干瘪,无法结果。

3.花蕾及嫩枝受害症状

花蕾感病后,初期出现小黑点或黑斑,严重时为黑蕾,不能开放;嫩枝受害,通常会产生小黑点或黑斑。

4.果实受害症状

青果和黄果染病,发病初期一般只在在果实表面产生小黑点或黑色网状纹,红果上往往出现黑色小点,随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散蔓延,导致发病的果实部分或全部坏死变黑,最后干缩或湿腐,空气湿度大时,果实表面密生橘红色黏稠状小点,在采摘时如没有将病果挑出,而是与好果放在一起晾晒,还会使好果发病,严重破坏了枸杞的产量和外观质量。

二、枸杞炭疽病的发病规律

(一)病原

病原菌为围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生在病果表皮下,菌丝体在皮下组织的细胞间隙中集结,形成黑褐色的分生孢子盘,圆盘状,中间凸起,大小~μm,刚毛少,后孢子盘顶开果皮及角质层。盘上生分生孢子梗棍棒状,大小12~21×4~5(μm);分生孢子圆筒状,大小11~18×4~6(μm)。

(二)发病原因

1.品种与发病的关系

在同样条件下,不同品种感病程度不同,有的抗病力强,有的抗病力弱。枸杞新品种宁杞1号、2号具有较好的抗枸杞炭疽病能力。

2.气候与发病的关系

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炭疽病菌的侵染和繁殖。每次雨后出现病菌侵染与发病高峰,若遇连阴雨发病更加严重,每当气温下降,雨水减少,风力下降,发病程度随之减轻。因此,7~9月是枸杞炭疽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3.生长部位与发病的关系

同一棵树冠下部和内部感病重,主要是树冠下部和内部通风、透光差,温、湿度大。其次是树冠下部和内部病源侵染机会多。

4.树龄与发病的关系

在同一块地,同样管理条件下,老树感病率比幼树高三倍以上。其原因,主要是幼树树势强健,抗病力强,其次老树病源多。所以老枸杞区比新枸杞区发病严重。

5.管理与发病的关系

枸杞种植密度过大,造成枸杞树冠郁蔽;偏施氮肥,引起徒长,影响通风透光;枸杞园管理不善,杂草丛生;枸杞行间套种高杆作物等不良的栽培管理方式都是导致枸杞炭疽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三、枸杞炭疽病的发病时间

枸杞炭疽病的病原菌主要在枸杞树上和地上残留的黑色僵果内越冬,来年春天主要通过风和雨水传到枸杞健康的青果、成熟果、花、蕾和叶片等部位上,从而进行侵染,病菌也能够通过枸杞果实和叶片等表面的伤口以及其表面的自然孔口侵入而导致发病。

伤口侵染也是的主要渠道,5~6月份开始发病,但一般每年6月上旬以前较少发病,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6月上旬以后发病就会逐渐加重。7~8月份,发病率猛增,进入发病盛期。特别是进入7月中旬后,出现发病高峰期。病情将持续扩展并流行至9月下旬。

四、枸杞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1.修剪清园

冬季最冷1月的中下旬,结合修剪清理枸杞园,对枸杞炭疽病暴发严重的园区进行短枝修剪,把病残枝、叶、病果全部带出果园外烧毁,清园后采用石硫合剂或多菌灵杀菌剂进行全园封闭,对树体、地面及园区周边的田埂等用药剂全部喷雾。

2.加强栽培管理

在防病的同时结合对蚜虫等害虫的防治,从而减少虫伤和扩大再侵染途径、增强树势和植株抗病性。同时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合理密植,增施肥料,并且及时做好枸杞园的排水工作,控制大水漫灌,降低园中湿度,使田间形成不了利于孢子萌发的小气候,形成水膜的果面减少,减轻病害发生。

3.抓好枸杞害虫的防治

危害枸杞的主要害虫有蚜虫、负泥虫、瘦蜡、红瘦蚁等。在枸杞炭疽病盛发期,也是蚜虫等害虫在田间为害期。这些害虫的危害往往造成伤日,有利于该病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同时使树势下降,降低抗病性。蚜虫等害虫又可携带枸杞炭疽病的分生抱子传播,成为此病扩大再侵染的一个途径。因此在化学防治中将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喷洒,兼防蚜虫等害虫,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雨前防控

6~9月遇阴雨天气,在下雨前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80%代森锰可湿性粉剂倍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保护剂倍液喷施防治。

5.雨后防治

连阴雨结束后,在4小时内采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倍液、醚菌酯50%水分散粒剂0倍液、40%杜邦福星氟硅唑乳油~00倍液,每隔7天左右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或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进行防治。

总之,枸杞炭疽病的发生与种植品种、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密切相关,因此在生产上首先应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如宁杞1号、2号或优选大麻叶,从种源上降低发病的可能;

其次,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及时清除田间病果、带菌残枝及杂草,合理密植,增施肥料,适时修剪,改善树体内膛通风透光条件,并作好果园的排水工作,降低园内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应注意天气变化,雨后及时喷施杀菌剂。药剂防治时可加入适量黏着剂如皮胶,可延长药效;喷药最好在早晨10点前,严格掌握有效配比浓度,均匀周到地将药剂喷到枸杞花果上。药剂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多菌灵等。

防治枸杞炭疽病的药物有很多,以上列举的药物仅供参考,购买药物时可到当地的农业局或植保站进行咨询,尽量避免在化学防治时只使用一种药物,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多种药剂轮换交替使用。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i.com/wazlyy/13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