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树木进入生长旺季。然而,以树木为食的各种害虫、病原物等也活动频繁起来,使树木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现将一些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松毛虫
成虫:呈枯叶色,卵几十粒或几百粒成一堆或排列成行。初产为黄色、淡绿,渐变粉红和紫褐色。
幼虫:具长毛,中、后胸有毒毛。末龄幼虫体长47~毫米。体色有棕红、灰黑、黑褐、烟黑、灰褐等色。
防治方法:用25%马拉硫磷、25%乐果、25%辛硫磷,用量为-倍液,在7月份6龄幼虫时喷洒防治。
二、美国白蛾
成虫:白色中型蛾子。卵圆球形,直径约0.5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
老熟幼虫:体长28~35mm,头黑,具光泽。蛹体长8-15毫米,宽3-5毫米,暗红褐色。
蛹:雄蛹瘦小,雌蛹较肥大,蛹外被有黄褐色薄丝质茧,茧上的丝混杂着幼虫的体毛共同形成网状物。
防治方法:
1.人工剪除网幕消灭幼虫。由于气候、天敌等的作用,越冬蛹一般死亡率很高,因而第1代虫源基数小,又发生在雨季之前,此时是处理网幕中幼虫的最佳时机。要在幼虫3至4龄之前剪除网幕,因为此时幼虫群集网内尚未分散。把剪下的幼虫集中烧毁。
2.用25%灭幼脲和40ppm加敌百虫0倍液喷洒树冠,防治1-3龄幼虫。
三、榆蓝叶甲
成虫:体长7至8.5毫米,宽3至4毫米。近长方形,黄褐色,鞘翅绿色,有金属光泽,全体密被柔毛及刺突。头部小,头顶有1个钝三角形黑斑,复眼大、黑色、半球状,前头瘤几乎呈三角形。
卵长:1.1毫米,宽0.6毫米,黄色、梨形、顶端尖细,卵面密布六边形点刻。卵两行排列成块,有卵7至22粒。
蛹体:长7.5毫米左右,宽3至4毫米左右。污黄色,翅带灰色,椭圆形,背面有黑色毛瘤8行,上生有黑褐色刺毛。
末龄幼虫:体长11毫米。体长形、微扁平、深黄色、中、后胸及腹部第一至第八节背面漆黑色。头部较小,表面疏生白色长毛。
防治方法:将群集于树干上的化蛹幼虫集中烧毁,或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00倍液,40%氧化乐果倍液。
四、柳蛎盾蚧
成虫:雌蚧壳长3.2—4.3mm,微弯曲,前端尖后端渐膨大,呈牡蛎形,暗褐色或黑褐色,边缘灰白色。表面附有一层灰白色粉状物。雌成虫体长1.3-2.0mm,黄白色,长纺缍形,前狭后宽。臀板黄色。触角短,具2根长毛。复眼、足均消失,无翅,口器为丝状口针。
卵:长0.25mm。椭圆形,黄白色。
若虫:1龄若虫,扁平。长0.3-0.36mm,宽0.15-0.18mm。触角发达,6节,柄节较粗,末节细长并生长毛,口器发达,具3对胸足。背面附着一层白色丝状物。蜕皮后,触角、足均消失,体表分泌蜡质,并与蜕的皮形成深黄色蚧壳。2龄若虫体纺锤形。
防治方法: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若虫孵化期,隔7-10天喷一次50%杀螟松乳油-倍液,或40%氧化乐果0倍液。注意在介壳形成前施药,介壳形成后施药不易渗透。
五、青杨脊虎天牛
成虫:体黑色,头部与前胸色较暗,额具2条纵脊,至前端合并略呈倒“V”字形,后头中央至头顶有1条纵隆线,额至后头有2条平等的黄绒毛纵纹。
幼虫:头淡黄褐色,缩入前胸内。前胸背板上有黄褐色斑纹。腹部除最末节短小外,自第1节向后逐渐变窄而伸长。
防治方法:6月下旬至7月,隔10-15天向枝干喷洒一次50%杀螟松乳油倍液杀卵和初孵幼虫。
六、杨干象
成虫:长椭圆形,黑褐色或棕褐色,无光泽。体长7.0~9.5mm。全体密被灰褐色鳞片,其间散布白色鳞片形成若干不规则的横带。
卵:椭圆形,长1.3mm,宽0.8mm。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9.0~13.0mm,胴部弯曲呈马蹄形,乳白色,全体疏生黄色短毛。头部黄褐色,上颚黑褐色,下颚及下唇须黄褐色。头顶有一倒“Y”形蜕裂线。
蛹:乳白色,长8.0~9.0mm。腹部背面散生许多小刺,在前胸背板上有数个突出的刺。腹部末端具1对向内弯曲的褐色几丁质小钩。
防治方法: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成虫羽化盛期,可喷50%杀螟松乳油、50%马拉硫磷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0倍液,视虫情防治1-3次。
七、桃小食心虫
成虫:雌虫体长7~8mm,翅展16~18mm;雄虫体长5~6mm,翅展13~15mm,全体白灰至灰褐色,复眼红褐色。
幼虫:幼虫体长13~16mm,桃红色,腹部色淡,无臀栉,头黄褐色,前胸盾黄褐至深褐色,臀板黄褐或粉红。前胸K毛群只2根刚毛。
蛹:蛹长6.5~8.6mm,刚化蛹黄白色,近羽化时灰黑色,翅、足和触角端部游离,蛹壁光滑无刺。
防治方法:7月下旬,在树冠喷洒5%杀螟松乳油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倍液。
八、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
成虫:雌虫体长22-41毫米,宽8-12毫米;雄虫体长20-29毫米,宽7-10毫米。体黑色,有光泽。头部比前胸略小,自后头经头顶至唇基有1条纵沟。
卵:长5.5-7毫米,乳白色,长椭圆形,两端略弯曲;孵化前变为黄色。
幼虫:体长约50毫米。初孵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淡黄色,头部褐色,前胸背板有凸字形斑。
蛹:体长30-37毫米,宽约11毫米。乳白色至黄白色,触角前端卷曲呈环形,前胸背板两侧各有1个侧刺突;背面中央有1条压痕,翅尖端达腹部第四节前缘,有黄褐色毛斑1块。第八节背板上有1个向上生的棘状突起,腹面呈尾足状,有许多黑褐色小刺。
黄斑星天
卵:长卵形,长5-6mm,宽2mm,乳白色至淡黄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0-50mm,前胸最宽处8-10mm,圆筒形,淡黄色。头小,褐色,横宽,半缩于前胸之内。触角3节,从侧面只能看见2节。上唇椭圆形,向上微翘,外缘毛被密集,下唇密生褐色短刚毛,有1条中纵沟。前胸背板凸字形锈色斑纹的前缘拐弯处有深色细边,角度较大,第四至第九节背面各有1个回字形步泡突。
蛹:长28-40mm,淡黄色,体形似成虫,但头部倾于前胸下,触角呈发条状,由两侧卷曲于腹面。腹部可见第九节,以第七、八节最长。
成虫:体长14-40mm,宽6.8-12mm,雌虫较雄虫肥大。全体黑色,前胸背板和鞘翅具较强光泽,有的略带古铜或青绿等光泽。
防治方法:用磷化铝、磷化锌制成的片剂、丸剂、毒签等堵树干最下部2-3个天牛排粪孔,用50%马拉硫磷乳油和40%乐果20-40倍液注射虫孔;也可用白僵菌注孔。
九、松落针病
症状:初期产生黄色斑点或段斑,后病斑颜色加深呈淡褐色,至晚秋全叶黄褐脱落。第二年春季在凋落的针叶上产生典型的特征症状,即先在落针上出现纤细的黑色横线,将针叶分割成若干小段,在两横线间产生椭圆形黑色子实体即分生孢子器,长0.2—0.3毫米,以后再形成带光泽漆黑或灰黑色米粒状小点,长1—1.5毫米,中央纵裂成一道窄缝,即为病菌成熟的子囊盘。
防治方法:喷洒1:1:波尔多液、50%退菌特~倍液、70%敌克松~倍液、65%代森锌倍液、45%代森铵~倍液。
(来源:中国草坪网)如果觉得还不错,请您点击右上角图标:分享到朋友圈中!
微时代,我们一起启动未来
马云说:成功的人每时每刻都会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你在他们心目中会变得更加有价值。
点击右上角按钮
客服小微温馨提示:“官方账号”点怎样治疗白癜风呢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