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健康、还要运动,才是正确养娃之道!
最近,深圳的“大胃王”小智因为太能吃,“翻车”了。去年,年仅10岁的小智体重已经接近斤。9月份,小智在学校进行了体检,意外发现转氨酶升高,医院进一步检查。于是,小智和爸妈一同医院检查。肝脏B超检查结果让父母和医生大吃一惊,小智竟然得了中度脂肪肝!肝脏比正常成年人还要大!年9月小智的B超(图片来源于网络)考虑到B超对于肝病诊断有局限性,医生建议小智做肝穿刺。但是小智因为害怕给拒绝了。今年5月,医院复诊。B超结果显示:轻度脂肪肝。00年小智的B超(图片来源于网络)相比起去年,小智明显胖了,为什么脂肪肝减轻了?医生再次建议做肝穿刺。在爸爸的鼓励下,小智终于鼓起勇气做了肝穿刺。左:小智,右:小智爸爸(也曾查出重度脂肪肝)(图片来源于网络)果不其然,小智的病理报告结果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肝硬化等级是S3-4,属于重度肝硬化。小智肝穿刺病理报告(图片来源于网络)为什么小智B超结果和肝穿刺结果差距如此大?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医师谢新宝主任给出了解答,“这一差别是很正常的。B超虽然方便,但是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低,它不能真正体现肝脏脂肪变的程度。”这也提醒我们,必要的检查不能少!小智的父母未曾想过,因为害怕儿子营养不良而从未干预过儿子的体重和饮食,竟然害他得了脂肪肝!年,扬州的优优也“中枪”了。年仅9岁,体重已经有10斤了,检查结果提示重度脂肪肝。我们经常听到宝爸宝妈为了哄孩子吃饭使出浑身解数:“来,宝贝,多吃点,长个子。”“多吃点,你现在需要营养。”“你吃得多妈妈才开心。”“这个肉你怎么不吃的啦?容易营养不良的呀!”然而,对于小盆友们,多吃真的好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哄吃哄喝、爷爷奶奶过度溺爱,儿童脂肪肝问题越来越多,进而引发的疾病也越来越严重。什么是儿童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脏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儿童NAFLD是指发生在18岁以前的慢性脂肪肝,属于代谢综合征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恰当的饮食及运动量的减少,儿童NAFLD的整体患病率已接近10%,在青少年中达17%,肥胖儿童中高达40%-70%。小小年纪就患脂肪肝,不仅发生肝损伤的风险大,还易出现早期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等,长大后也更易患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NAFLD与儿童相关的危险因素:体重迅速增加:肥胖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围青春期,大龄儿童男性西班牙裔白人/白种人非洲裔美国人果糖饮料的饮用量存在家族聚集性:在经活检确诊患NAFLD的儿童中,59%患者的兄弟姐妹和78%患者的父母经MRI检查患有脂肪肝,显著高于相同年龄和相同BMI的未患有NAFLD的儿童。得了儿童脂肪肝,可怎么办?很遗憾,目前尚无已被证明能治疗NAFLD患者的药物。但幸运的是,医学干预能有效地逆转儿童脂肪肝早期的病程!儿童脂肪肝的治疗首先应该明确病因,谢新宝主任提醒,不同的病因,脂肪肝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若是肥胖引起的脂肪肝,通常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重来治疗;药物辅助一般包括保肝药物,如熊去氧胆酸,但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或者说没有辅助效果)。其他原因导致的脂肪肝,比如代谢性疾病,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因为肥胖引起儿童脂肪肝。其中,减重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如何才能有效减重呢?首先,避免含糖饮料!避免含糖饮料!避免含糖饮料!均衡饮食:原则是50%碳水化合物、30%脂肪、0%蛋白质。注意粗细杂粮搭配。运动:每天中等到高等强度锻炼,如快走、慢跑、游泳、跳绳、爬山等。每周至少5天,每次运动需达米以上,时间不少于1小时。具体还需根据个人承受能力来制订方案,量力而行。少看电视、电脑!(一天注视屏幕的时间少于小时)。小胖墩看起来很可爱,但是他们的肥胖问题,还是需要家长们重视!毕竟,能吃是福,但太能吃就不一定了……专家简介谢新宝,医学博士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医师。医疗专长:儿童肝病的诊断及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研究方向:儿童肝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包括儿童不明肝损伤、胆汁淤积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脾肿大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参考信息:[1]WANGZL.Areviewof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inchildren[J].Healthliterature,,10:[]王晓颖,王立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理学诊断[J].实用肝脏病杂志,,16(6):-本文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为什么会得脂肪肝?
在大多数儿童中,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体重超标、向心性肥胖以及血脂异常(主要是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相关。其中体重超标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体重超标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坐少动等。
得了脂肪肝有哪些表现?
大多数得了脂肪肝的患儿无症状,常因偶然发现的肝功异常而确诊。即使部分患儿有症状,往往也没有特异性,如疲劳、乏力、右上腹不适、模糊的腹部疼痛等。多数患儿合并肥胖症或有近期体重和腰围增长过快史,可合并糖耐量异常(10%)、型糖尿病(%),以及一过性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患儿通常有脂肪性肝病和糖尿病家族史。体检常见肝脏肿大(50%)和黑棘皮病(30%-5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儿的生活质量较同龄儿童明显下降。
血清转氨酶轻中度升高是最常见的生化改变,转氨酶水平与体重变化平行。此外,高胰岛素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和谷氨酰转肽酶增高,以及低滴度抗平滑肌抗体阳性,在儿童脂肪肝患者中也较常见。
脂肪肝给儿童会带来哪些危害呢?脂肪肝很少在10岁以下儿童中发生。大多数脂肪肝患儿无症状,常因偶然发现的肝脏酶学指标异常而被确诊。即使部分患儿有症状,往往也没有特异性,如疲劳、乏力、右上腹不适、含糊的腹部疼痛等,但患儿的生活质量较同龄儿童明显下降。多数患儿合并肥胖症,或有体重和腰围增长过快史,可合并糖耐量受损(10%)、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患儿通常有脂肪肝和糖尿病家族史。体检常见肝脏肿大(50%)和黑棘皮病(30%~50%)。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到中度升高是脂肪肝患儿最常见的生化学改变,转氨酶水平与体重变化平行。此外,高胰岛素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和谷氨酸转肽酶升高,以及低滴度的抗核抗体阳性,在儿童脂肪肝患者中也较常见。脂肪肝患儿进入成年期后,会很快并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福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和肝硬化。与同龄普通人群相比,患者无肝移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标化死亡风险增加13.6倍。儿童脂肪肝患者死亡率增加主要与肥胖和代谢性并发症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早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得了脂肪肝该咋办?
目前没有特效药,减肥最关键。怎么减肥?包括节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避免摄入含糖饮料进而减轻肥胖。
01
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是指要通过限制饮食既要达到减肥目的,又要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开始时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使体重骤减,只要求控制体重增长,使其体重下降至超过该身高平均标准体重的10%即可,不需要严格控制饮食,每周可以选1-天以菜汤、水果或牛奶代替主食。
在营养方面,早、中、晚三餐按照所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比例分别为30%、40%、30%,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分别为1%~14%、5%~30%、55%~65%。要多吃杂粮、鱼类、蔬菜和豆制品,其次为家禽和瘦肉类。土豆、山芋、甜食材料及糖果尽量不要吃。在控制总热量摄入的前提下,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儿童减肥的效果可能优于低脂肪饮食。
0
增加运动
培养儿童长期有规律的运动习惯,注意调动儿童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坚持每天不少于30-60min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至少5d,减少静态活动时间,看电视、玩手机和(或)电脑时间每周不超过h。
运动方式建议选择既增加能量消耗又容易坚持的有氧运动项目,如跳绳、游泳、打球、慢跑、快走、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登山等;也可采用力量运动和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如哑铃、杠铃、沙袋及机械等,柔韧性训练包括各种伸展性活动。肥胖儿童应该从小运动量的活动开始,然后每天增加运动量和活动时间。在早期要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增加食欲,可以在餐后1h进行运动;
年龄大的孩子要学会自我监测,记录每日的体重、活动、摄食及环境的影响因素等情况,并定期总结,父母要帮患儿评价执行治疗的情况及建立良好的饮食与行为习惯。
儿童健康饮食小常识“7要7不要”,你值得拥有!饮食习惯关系到儿童健康,应引起父母足够重视。有些父母出于爱心,长期无原则顺应孩子们不合理饮食要求,常是养成孩子们挑食偏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结果是使孩子得不到促进生长发育的合理营养,产生两极分化——营养不良和肥胖,但两者都存在营养素问题。
为了便于家长和孩子记忆,现将良好饮食习惯归纳为“七要七不要”介绍如下:
1要吃多样化食物,不要挑食、偏食
世上无任何一一生中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必须吃多样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会妨碍我们获得全面营养。
有些孩子仅仅对个别食物有所挑剔,家长可从同一营养素选择其他食物代替,但严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荤菜或蔬菜等,则必须予以纠正。每天菜谱应包括5个营养素,缺一不可。
要均衡地吃各类食品,不要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
不同食物具有不同一的营养成分,机体对各类营养分成分都有一个量的要求,摄入多了或少了都不行。如果我们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虽然表面上食物种类也很丰富,但从营养素的量来看就会发生偏差,破坏了营养素的平衡。
应按比例摄入各级食物,并注意同组食物之间的搭配,如粗细搭配、深色与浅色蔬菜搭配、鱼禽肉类的搭配等。
3要按时用餐,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
一日三餐是我们摄入营养的主渠道,这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若餐间多吃零食就会影响正餐时摄入食物的数量。
有些学生经常在下午放学后购买路边摊贩食物,这些食品不仅营养成分单纯,且大多存在食物卫生问题。家长们可在家中为孩子准备放学后的点心,但数量不宜太多。
4要三餐饥饱适度,不要不吃或少吃早餐或午餐,多吃了晚餐
一日三餐总热能应为早晚各占30%,午餐点40%。不吃或少吃早餐会影响身体健康,降低体力和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
如果午餐马马虎虎吃一点,晚餐就会进食过度。此外,节假日和家庭宴会都应适度进食,不要大吃大喝,更不要狼吞虎咽,否则会损害胃肠道正常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呕吐或消化不良。
5
要吃清淡饮食,不要嗜好油炸食品、糖果冰淇淋及含糖饮料等高能量食品。
儿童一天总热能有1/以上应来自粮食,1/6来自蛋白质,从油脂中获的热能应占1/4。
若过多摄入重油食品或糖,不仅会使热能摄入过高,使儿童发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冠心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且由于过于甜腻而难以消化,又因缺乏膳食纤维而影响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胃炎等。
6
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不要单凭口味挑选食物。
食物可以养人也可伤人,譬如脾胃虚寒儿童贪吃生冷食品学会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内热较重儿童嗜好油炸食品或吃羊肉火锅常会引起口舌溃疡或大便干结。这是因为食物属性与儿童体质不相符合。
家长应熟知食物的温凉属性,提供与孩子体质相一致的食物,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变换调整食物。
7
要文明用餐,不要在用餐时看电视、看书、玩耍或大声交谈。
就餐环境要安静,培养细嚼慢咽的习惯,轻松舒缓的音乐有利于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绪。父母可在餐桌上结合菜肴讲些有促进儿童食欲的话,或介绍营养知识。
餐桌不是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的场所,应加强平时的教育,不要在就餐时训斥孩子。
综合摘自: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医院,医院感染病科,医院
版权和免责说明:我们的目的在于分享信息,我们尊重原创的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素材而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4小时之内删除。
转发分享为健康知识点赞!↓↓↓
扫一扫上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