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亿糖尿病患者。如不进行干预,该数字到年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
——大咖说健康
精彩访谈视频
视频时长:38分25秒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曲伸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院内分泌科
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
同济大学医学院肥胖症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甲状腺疾病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常委、脂肪肝及代谢学组组长,上海市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肥胖学组组长,上海市内分泌医师协会副会长。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40余年,编写及参编专著、教科书11部,发表论文余篇。主要研究方向肥胖、代谢综合征及脂代谢紊乱,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胰岛素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儿童肥胖、黑棘皮病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公益医主播主持人:
王佳
电视节目、商演主持人、媒体采访培训师
原SMG东方购物频道主持人
精彩访谈内容
问
中国有1.29亿人患有糖尿病,是这样吗?
曲主任: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其中有很多问题,包括国家的医疗负担。而且对患者的健康、生活、社会与家庭带来很大压力。糖尿病是个寂静杀手,很可能得病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而且诊断出有糖尿病的病人只占到整体的50%。问
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所导致的?
曲主任:胰岛素功能出现问题是引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胰岛素不足会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足与遗传因素、种族、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生活的压力,糖尿病的发病率只会有增无减。问
糖尿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曲主任:主要有以下几类1.遗传因素包括种族、人群,非洲某岛国有50%的糖尿病患病人群;在东亚、印度、中国等地区,糖尿病易感人群较多。2.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器官功能衰老,老年人得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但现在糖尿病发病越发年轻化。3.肥胖50-80%的糖尿病都与肥胖相关,大家可以测一下BMI指数,BMI指数在18.5-23.9之间,都为健康人群。BMI指数超过24,就要引起重视了,可能会引发身体上其他的代谢类疾病问题。肥胖分为梨型肥胖与苹果型肥胖,苹果型肥胖,腹内脂肪多,就容易引发各类疾病。4.腰围现在普遍用腰臀比来测身体的脂肪比例。亚洲女性的腰围标准是不超过85cm,男性的标准是不超过90cm。年轻人BMI指数在19-21之间是比较好的,随着年龄增加,中老年人的BMI指数在22-24之间比较好。5.生活方式不规律、并伴有多种代谢性疾病有一种病叫代谢综合征,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与肥胖是相辅相成的。要控制好方方面面,以及自己的情绪,要学会缓解压力。
问
糖尿病通过锻炼可以缓解吗?
曲主任:大家都知道要“管住嘴,迈开腿”,但实际要做到非常困难。很多人并非吃多了发胖,而是饮食混乱所造成。高盐、少水果、少纤维是不健康饮食的三个特征。糖尿病人的饮食要合理均衡有营养,不吃含有甜味剂、反式脂肪酸的加工类食品。多吃蔬菜,水果。锻炼方面,一周运动3-5天,每次运动时长保持在35-45分钟左右。关节不好的人不建议做单一运动,体型较瘦弱的不适宜跑马拉松运动,平时做一些耐力运动对身体有益处。总之,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问
多吃糖能使自己快乐吗?
曲主任:糖分是人体的必需品,糖尿病患者也能摄入糖分,只要遵循少食多餐、五谷杂粮搭配合理、饭后适度运动(如散步)即可。问
家里亲属如果有糖尿病,该怎么办?
曲主任:如果家族里有糖尿病史,大家一定要提前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有5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发病是隐匿性的,所以要做好筛查。如果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去检查一下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项目。正常人群的糖化水平在6.1以下,糖尿病人是6.5。我们的建议是糖化水平不要超过5.6。问
已经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了,该如何预防?
曲主任:现在有糖尿病缓解的概念,即在医生的指导和治疗下,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来缓解血糖水平一段时间,但需在严格的医生指导下进行。血糖、血压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问
有没有合理方便的糖尿病自检方案?
曲主任:饮食方面要合理均衡地摄入营养,同时需加以适度运动。生活作息要规律,人体作息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对于预防疾病都是很有益处的。·专家坐诊时间·
曲伸主任医师
医院内分泌科
肥胖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甲状腺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