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
夏去秋来,夏日里热裤短袖的妹纸们,你们白回来了吗?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哪个妹子不希望自己成为白雪公主,肤白如雪,冰肌玉骨。
“白”这个字有特别的魅力。
至尊宝一见钟情白晶晶,许仙邂逅白娘子,游鸿明一首《白色恋人》扣人心弦,似乎很多美好的事都和“白”有关。
可面对一年一度的渡劫仪式——火辣辣的太阳烘烤,就算防晒工作做得再好的妹子,最后恐怕也是“白费苦心”。好不容易花钱买了一堆美白产品,幻想快速变白,结果却发现是“白日做梦”,钱花得“不明不白”。
于是就有人来问番茄哥,面对那些五花八门的美白产品,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轻松鉴别是否真的能美白呢?
有!
番茄哥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
在这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
总所周知,我们的皮肤会变黑,罪魁祸首就是——
黑色素沉淀
人的皮肤分为表皮层和真皮层,我们眼睛所见的表皮层,还被分为五层,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存在于表皮层的最底层——基底层,它与真皮层相连,黑色素细胞在基底层不断产生黑色素向上传递,经过在基底层的19天孕育,传递至有棘层和颗粒层,最终如果未被人体代谢出表皮,就会产生色素沉着、沉淀。这个周期一般在28天左右。
然后你看起来就黑了。
黑色素细胞怎么形成的?
黑色素的成长之路:
(反正这图也没人会看)
皮肤中黑色素细胞多而活跃的人,就容易天生偏黑,而本身黑色素细胞不活跃,但突然在外界或者内在刺激下产生异常的人,就容易长斑。
所以,想要让皮肤变得白皙无瑕,我们就要在黑色素生成并到达角质层的过程中做文章了。
当前市场上的美白产品,美白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如果你手里正好有美白产品,可以对照着看看有没有下列物质:
①促进角质细胞的剥脱(使表层死皮细胞剥脱)
常见α-羟基酸(乙醇酸、乳酸、苹果酸)、β-羟基酸(水杨酸),还有颗粒状的去角质产品;
缺点:其实就是让皮肤“推陈出新”,长期使用容易使皮肤变得敏感脆弱。
②抗氧化,还原,阻断黑色素生成
常见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能阻断黑色素生成,甚至能将深黑色素还原为浅黑色素。
缺点:活性成分不稳定,见光死(氧化变质)。
含烟酰胺的美白产品▲
还有一种就是烟酰胺
中文别名:维生素B3;维生素PP。
对油性、过敏性皮肤美白效果好,而且还能控油,主要美白机制也是抗多巴氧化。
缺点:会导致一部分人群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肤发红、发痒、刺痛、长痘等症状,建议先从低浓度产品点涂试用开始,经过两三天测试期并建立耐受后再正常试用烟酰胺产品。
③抑制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
主要是以熊果苷为代表的对苯二酚类衍生物和间苯二酚衍生物,这是2种美白速度较快的理想增白剂,说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形象点。
先说对苯二酚。
对苯二酚是传统的脱色药物,能有效治疗色素性皮肤病。
缺点是:刺激性太大,美白是能美白,但是太猛了,会对黑色素细胞产生毒性,过量使用会引起皮肤色素脱落出现白斑现象,引起过敏或细胞病变,导致各种问题产生,所以目前已经被禁用于化妆品。
而熊果苷身为对苯二酚的葡萄糖苷衍生物,能够通过抑制体内络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的生成,且毒性远远低于对苯二酚。
再说间苯二酚衍生物。
由于熊果苷太猛了,所以它妈就又生了一个,叫间苯二酚衍生物,相当于是他的弟弟,这个弟弟就温柔多了。其抗氧化效果和抑制酶活性都不错,在不产生细胞毒性的浓度下也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日本的pola美白系列产品用的就是间苯二酚类产品)
注意:间苯这玩意儿虽然好,但是也要注意浓度,不可过量,否则还是会产生细胞毒性。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美白产品上会写:天然提取物、纯天然字眼的,
不!要!被!骗!
其实根本没什么差别,归根到底,大部分化工类化妆品原料也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来的。且不说提取的纯度如何,在提取的过程中,因为提取工艺的不同,也难以判断是否有溶剂残留。
所以,对于“天然成分”,不要全信,关键还是看成分!
你看不懂对吗?
看不懂就对了
番茄哥既然要通俗地科普
那就俗到底!
那么怎么去看说明书呢?
有两个方法
1、药监局官方网站查询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有一个专门的化妆品类别。在这里可以查询到通过正规渠道在中国销售的化妆品的相关信息。
还有化妆品相关的法律法规、禁用成分、产品召回之类的都可以在这里查到!
比如这是我查到的OLAY的相关产品↓↓↓
每条产品点开可以看到产品详情,包括成分哦!
2、还有一个网站叫做:美丽修行
这是用「美丽修行」查到的「安耐晒」的成分:
例如大家都在说「Po-XbyOlay亮洁晳颜祛斑精华液」好用。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真的具有美白效果
搜索结果
▼
我们可以看出,成分表里面的「烟酰胺」排列第二位,说明含量还可以,且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是一款具有美白功能的精华液。(我要不要找他们收个广告费啥的)
总结
1、根据不同的原理,美白产品主要有3种美白手段:抑制、还原、剥离。
抑制黑色素前体生成、还原深黑色素使其变淡、剥离死皮细胞,推陈出新。
2、不同的美白手段,对应不同的美白物质,根据肤质不同,建议使用不同的美白成分(如偏油痘痘肌肤建议使用烟酰胺、4-msk等,干性肌肤则需要熊果苷)。
如果没钱,推荐吃橘子/猕猴桃(补充VC)
3、不要轻信天然提取物,没啥卵用。
4、还不懂成分到底有什么作用,就上网站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美丽修行网
——/END/——
参考文献
[1].裘炳毅,高志红编著.现代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何瑞,沈峻.化妆品卫生学评价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6(3):63—66.
◆◆◆◆◆
|本期学术支持:张婧芳|本期审核专家:王培钰博士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作者番茄哥原创首发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