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黑棘皮病治疗专科医院 >> 黑棘皮病护理 >> 这种病真的不是ldquo老年病rd

这种病真的不是ldquo老年病rd

 

这两天,兰溪14岁男孩小章因患糖尿病,对治疗感觉到焦虑留下纸条后离家出走的事牵动了很多人的心,昨天上午9点多传来了好消息,小章找到了!平安无事!

才14岁就患上糖尿病,是不是以后一辈子都要打针吃药?儿童和青少年得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情况普遍吗?如何治疗?听听浙大儿院内分泌专家怎么说。

儿童糖尿病90%以上是1型糖尿病

孩子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是典型信号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糖尿病属于“老年病”。实际上,儿童青少年甚至婴幼儿也会患糖尿病。

浙大儿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傅君芬教授介绍,儿童的糖尿病主要分三大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其他类型,如新生儿糖尿病和青少年起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

与成人的糖尿病不同,儿童糖尿病90%以上是1型糖尿病,大多患儿发病年龄在学龄前期(6岁前),其次在青春期。

1型糖尿病的起病往往比较急,常常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血液检查会表现为轻度到重度酸中毒,胰岛素、C肽明显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生命危险,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血糖监测和教育随访,也就是所谓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治疗。

“很多人认为1型糖尿病是一种先天遗传疾病,其实并非如此。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1型糖尿病有明确的遗传基因,是个多基因相关的疾病,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是1型糖尿病患者,将来的孩子并不一定就会得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和后天饮食有没有关系?

傅君芬教授说,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后天的饮食关系不大,它的发生是多因素的,主要和遗传基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相关。尽管1型糖尿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信号”,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是典型的四大信号,俗称“三多一少”症状。家长如果能有所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可以避免延误治疗。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不是绝症,

家长的引导和管理很重要

在浙大儿院,每年住院的糖尿病患儿数量有多例,其中大部分是老病人,新发患儿在80例左右。

“对糖尿病患儿来说,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和家长有很大关系。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糖尿病患儿病友群,里面有多个患儿的家长,经常会在群里交流经验。”

浙大儿院内分泌科董关萍主任医师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随访治疗了十多年的女孩,她叫晓晓(化名),如今已经快20岁了,身高1米67,长得也清秀,目前正在上大学,在学校里成绩优异。

“晓晓是3岁时查出1型糖尿病的,从那时候开始每天打胰岛素治疗,病情一直控制得很稳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性格非常乐观开朗,丝毫没有因为疾病而受到影响。”董关萍主任医师说,之所以能有这么好的结果,这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管理分不开。

晓晓的爸爸妈妈从始至终都非常重视孩子的疾病管理,每天按时打针,医院随访,尤其在孩子的饮食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不能吃,吃多少量,都有着严格的计算。

在成长过程中,晓晓也会因为疾病而感到悲观失望,觉得自己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每当这时候,晓晓的爸妈就告诉她,糖尿病并不可怕,她没有什么不一样,不要把患病看成是一件自卑的事,只要做好管理,她和身边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是一样的。

董关萍主任医师说,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不是绝症,只要规范治疗并管理好日常饮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14岁糖尿病患儿“放飞自我”

一年里4医院抢救

当然,临床中董关萍主任医师也遇到过不少“反面教材”。就在上星期,14岁男孩小周(化名)被送到浙大儿院急救,他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酮症酸中毒,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来的时候昏迷不醒,生命岌岌可危。更可怕的是,这已经是今年第四次被送到浙大儿院急救了。

6岁时,小周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开始胰岛素治疗。虽然他的家境不错,父母是做生意的,但是由于父母平时工作太忙,没有管理好儿子的病情,每天打针的时间不太固定,平时也没有严格控制饮食,以至于小周的血糖一直控制不稳定。

两年前,小周的爸爸妈妈生了二胎。因为弟弟的出生,小周觉得父母对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i.com/wazlyy/136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