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约万。对照下表,如果你的总分≥25,医院确诊是否罹患糖尿病。
糖尿病风险评分表
评分指标分值
年龄(岁)
20-24
0
25-34
4
35-39
8
40-44
11
45-49
12
50-54
13
55-59
15
60-64
16
65-74
18
体重指数(kg/m2)
22
0
22-23.9
1
24-29.9
3
≥30
5
腰围(cm)
男性75,女性70
0
男性75-79.9,女性70-74.9
3
男性80-84.9,女性75-79.9
5
男性85-89.9,女性80-84.9
7
男性90-94.9,女性85-89.9
8
男性≥95,女性≥90
10
收缩压(mmHg)
0
-
1
-
3
-
6
-
7
-
8
≥
10
糖尿病家族史(父母、同胞、子女)
无
0
有
6
性别
女性
0
男性
2
注:判断糖尿病的最佳切入点为25分,故总分≥25必须行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h血糖),确定是否患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
糖尿病筛查
对于成年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有糖调节受损(IGR)史;
3.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期糖尿病(GDM)史妇女;
7.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HDL-C≤0.91mmol/L(≤35mg/dl)及TG≥2.22mmol/L(≥mg/d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对于除年龄外无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宜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首次筛查正常者,宜至少每3年筛查一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筛查1次。
空腹血糖筛查是简便易行的糖尿病筛查方法,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但有漏诊的可能性。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行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h血糖)。
糖尿病诊断
由专科医生确诊,对不能确诊的患者提出进一步诊查建议。经培训考核合格的社区全科医生具备糖尿病的诊疗资质,也可在机构内根据患者健康评价结果作出诊断,诊断有困难的患者,应及医院。
糖尿病患者初次评估项目表
病史
年龄、起病特点(如有无糖尿病症状、酮症、DKA)
饮食、运动习惯、营养状况、体重变化;儿童和青少年要了解生长发育情况
是否接受过糖尿病教育
复习以往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如HbA1c记录)、目前治疗情况包括药物、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所存在的障碍、饮食和运动的方案以及改变生活方式的意愿、血糖检测的结果和患者数据的分析使用情况
DKA发生史: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原因
低血糖发生史: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原因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和合并症史
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感觉性包括足部损伤;自主神经性包括性功能异常和胃轻瘫等)
大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外周动脉疾病
合并症:高血压、血脂紊乱、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
其他:心理问题、口腔疾病
体格检查
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
血压、心率、心电图
眼底检查
甲状腺触诊
皮肤检查(黑棘皮、胰岛素注射部位)
详细的足部检查(望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触诊、膝反射、震动觉、痛觉、温度觉和单尼龙丝触觉)
实验室检测
HbA1c:如果没有2~3个月内的结果,需要测定
在1年之内没有如下结果,需要测定
血脂谱,包括总胆固醇、LDL-C、HDL-C和甘油三酯
肝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并计算比值
血清肌酐和计算的GFR
1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和年龄50岁的妇女需测定血清TSH
注: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HbA1c:糖化血红蛋白;BMI:体重指数;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FR:肾小球滤过率;TSH:促甲状腺激素
资料来源:
卫计委《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