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阳细柳绿江畔,春风十里花正浓!为了更好的促进江西省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科的发展,加强江西与领域内资深专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动行业水平的提高,4月17-18日,医院(医院)主办的国家继教项目“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在南昌顺利举行!
(医院杨玉教授)
大会主席杨玉教授致辞,并代表医院热忱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英雄城——南昌,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大家欢聚一堂,共襄盛举!并预祝大家度过两天愉快的学习之旅,学有所获。
(首都医科医院王天有教授)
接下来是学术会议环节。首都医科医院的王天有教授带来的是《中国儿童健康与儿科发展》,他提到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我国0-15岁儿童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7.8%,我国儿童健康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儿童死亡率持续走低,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了88.2%、87.8%和86.2%,疫情给儿科领域专家带来众多思考,疫情推动儿科就诊模式革新,推进研发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儿患智能诊疗系统,推动落实分级诊疗,疫情也凸显了儿童传染病专业重要性,以专科化带动学科核心竞争力提升。(医院翟晓文教授)
医院翟晓文教授带来《医院建设》,她提到,-年,医院进行试水探索,此后,医院不断发展,疫情的发生加速了医院的发展。近年来,医院的远程医疗工作成效初步显现,远程医学与互联网医疗儿科协同中心在年5月30日启用,远程医疗形式和内容不断深化和扩展,形式包括远程教育、远程学术交流会、远程查房、远程联合门诊、远程培训等。远程医疗有增加病人就诊途径、减少费用等优势也有基层远程医疗投入少、缺乏积极性等劣势,也存在相关配套措施尚未完善等问题,偏远地区儿科远程需求强烈等也是同在的机会,多元化远程医疗模式有效促进各级基层儿科发展,远程医疗在儿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都医科大医院陈晓波教授)
首都医科大医院陈晓波教授带来《儿童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儿童骨质疏松定义为“缺乏局部病变或高强度外伤的情况下,无论骨密度如何,出现一个或多个脊柱压缩性骨折(VFs)”或者“缺乏VFs,临床明显出现骨折和骨密度值(BMD)z-score≤-2.0,10岁以下出现≥2次长骨骨折;或19岁以下≥3.0次长骨骨折”。成骨不全(OI)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表型多样。陈晓波教授着重介绍了一种特殊的儿童骨质疏松——儿童特发性骨质疏松(IJO),其主要表现青春期前脊柱骨折和干骺端骨折、BMD减低和小梁骨密度减低,需要除外其他引起骨质疏松的疾病。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慢性疾病或治疗后引起,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等会影响骨密度和/或骨折,陈晓波教授分别详细介绍了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和其他肌肉疾病等慢性疾病导致的骨质疏松的特点。
(重庆医院朱岷教授)
重庆医院朱岷教授带来《21-羟化酶缺乏症的诊断》,她提到,21-羟化酶缺乏症是一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可分为经典型(失盐型和单纯男性化型)、非经典型和杂合子携带者,现阶段的诊断策略包括新生儿筛查、多种类固醇成分分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激发试验和基因分析等。朱岷教授指出,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筛查的假阳性率高,应用时需要注意,多种类固醇成分分析可以鉴别其他17-OHP升高的疾病,ACTH激发试验可以鉴别其他CAH、诊断非经典型21-OHD和诊断其他非经典型CAH。基因分析用于诊断不肯定时、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非经典型CAH诊断,基因分析可以联合多种方法多维度对变异进行遗传验证精准诊断。
(医院杨艳玲教授)
医院杨艳玲教授带来的《遗传代谢病的饮食和营养干预》,讲课中提到饮食和营养的重要性,饮食治疗及营养干预是治疗遗传代谢病的关键措施,营养元素是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但是另一方面“食物”能治病也能致病。遗传代谢病一般为单基因病,绝大多数为隐性遗传病,需要根据疾病个体化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饮食干预、药物、生活管理、移植等。杨艳玲教授还详细介绍了“荔枝病”、希特林缺乏症、食物不耐受、糙皮病、Prader-Willi综合征、枫糖尿症等。
(浙江大医院傅君芬教授)
浙江大医院傅君芬教授带来的是《儿童肥胖与非酒精脂肪肝炎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到,儿童非酒精脂肪性肝(NAFLD)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肝脏慢性脂肪变性,累及5%以上肝脏细胞,并除外感染、饮酒、药物、遗传代谢、营养不良等因素所致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NAFLD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NAFLD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青春期、性别、种族等。NAFLD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其中“多重打击”学说指该病发生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及组织间相互作用,包括脂肪组织、肠道、胰腺及肝脏等不同组织和器官间交互作用所致的广泛代谢障碍。诊断NAFLD时需要做排除性诊断,需要排除药物、酒精、乙型肝炎病毒等导致的肝脏疾病。
(首都医科医院曹冰燕教授)
首都医科医院曹冰燕教授带来的是《儿童特殊类型糖尿病》,她提到,年,WHO对糖尿病(DM)的分型建议将DM分为1型DM、2型DM、混合型DM和其他特殊类型DM。曹冰燕教授给大家介绍了儿童单基因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是由于β细胞发育、功能发挥或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单个基因中1个或多个变异导致的异质性疾病,可在家系内以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非孟德尔方式遗传,偶有新发变异(非父母来源)。曹冰燕教授还以多个临床遇到的病例向大家介绍了不同类型单基因糖尿病的分型、临床特点和治疗。
(医院霍亚南教授)
医院霍亚南教授带来的是《成骨不全症临床诊疗指南解读》,文中提到,OI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以骨量低下、骨骼脆性增加和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增加、骨密度降低、反复骨折、骨骼畸形;骨骼外表现有蓝巩膜、听力下降、关节韧带松弛;骨代谢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异常,分为五型。OI致病基因及其突变谱复杂多样,故疾病表型多样、轻重不一。OI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此外,应注意排除多种遗传性及代谢性骨骼疾病。必要时,完成疾病的分子诊断,有助于了解疾病发生机制、疾病分型和遗传咨询。
(上海医院李嫔教授)
上海医院李嫔教授带来的是《儿童男性乳房发育病因及诊治进展》,她提到,男性乳房发育症(GYN)组织学上定义为男性乳腺腺体组织的良性增生,临床上表现为从乳头向心延伸的橡胶状或坚硬肿块。正常男性乳房发育阶段有婴幼儿期、青春期、老年期三个阶段,不同年龄段男性乳房发育患病率在青春期和老年男性中达到高峰。男性乳房发育机制主要是雌/雄激素比例失衡,雌激素分泌增加、雄激素分泌减少、雄激素前体外周转化增加,雄激素增加但受体不敏感,雄激素与性激素结合蛋白结合增强等都可以导致。GYN病因主要是生理性、病理性、药物性,病理性因素中,肿瘤可以导致GYN,非肿瘤病因包括芳香化酶活性增加、雄激素合成障碍、雄激素抵抗等。
(医院杨利教授)
医院杨利教授带来的是《Rathke囊肿与儿童矮身材》,文中提到,Rathke囊肿(RCC)又称拉克氏囊肿,是为一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来源于胚胎颅咽管的残余上皮细胞,在人胚胎发育至约2-3周时,原始口腔顶部发育成一憩室状结构,称Rathke囊,随后在胚胎发育至第7周后,垂体前后叶之间形成被覆有立方上皮的残腔,此腔隙被称为Rathke裂。但是当腔隙因分泌物产生而被填塞时,则可逐渐扩大甚至出现症状,即形成了RCC。RCC患者大部分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认为临床症状与RCC的体积大小有关,小的囊肿多为偶发、无临床症状症状性RCC多是由于对周围结构如视交叉、下丘脑、垂体、垂体柄等产生压迫所致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垂体功能减退、中枢性早熟和视力障碍,儿童RCC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内分泌异常,儿童部分RCC患者由于垂体内分泌功能异常导致生长激素分泌缺乏,因此在儿童中出现了较高比例的垂体性身材矮小。
(医院卫海燕教授)
医院卫海燕教授带来的是《儿童青少年高泌乳素血症》,她提到,泌乳素(PRL)是常被忽视的腺垂体激素,由垂体泌乳素细胞分泌,脉冲式分泌,与生长激素(GH)分泌节律一致,且与年龄相关。泌乳素的生理功能包括促进乳腺发育、乳汁生成、泌乳的启动和维持、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参与应激反应及其他作用等。高泌乳素血症指各种原因引起血清泌乳素持续增高的一种状态。病因有生理性、药物性、泌乳素瘤等病理性因素。儿童青少年泌乳素瘤临床表现因性别、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和泌乳素水平而异,在男孩中,泌乳素瘤通常更大,侵袭性更强。PRL基础水平检测ng/ml高度怀疑;PRLng/mL基本可以确诊。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小军教授)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小军教授带来的是《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周小军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论文发表情况,然后分享自己的论文撰写经验,以实例提到了很多细节问题。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和文学性。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包括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文题准确、完整、简明扼要,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医院谢理玲教授)
医院谢理玲教授带来的是《克氏综合征诊治进展》,文中提到,Klinefelter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是男性最常见的性染色体数量异常疾病。根据染色体核型,KFS可分为经典形式(例如47,XXY,占病例的83.4%),47镶嵌形式(例如47,XXY/46,XY;47,XXY/46,XX;47,XXY/46,XY/45,XO;约占病例的10%)和其他罕见核型(例如48,XXXY;48,XXYY;49,XXXXY)。其遗传学特点主要表现为存在一条超数X染色体,而X染色体上有10%以上的基因都证实在睾丸表达。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睾丸小而硬,外生殖器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不育,男性乳房发育,腹型肥胖、身高较高等。典型的内分泌特征是低睾酮(T)和高促性腺激素(FSH、LH)。
(医院余丽蓉主任)
医院余丽蓉主任带来的是《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策略》,文中提到,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将异常子宫出血定义为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和经期出血量任何一项出现异常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出血,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年FIGO将AUB病因分9个类型为“PALM-COEIN”。无结构性改变AUB的常见病因包括全身凝血功能障碍(AUB-C)、排卵功能障碍(AUB-O)、子宫内膜局部异常(AUB-E)、医源性(AUB-I)和未分类(AUB-N)。AUB-O的临床表现包括排卵障碍包括、不规律的月经、全身性凝血机制异常。
(医院王荻兰医师)
医院王荻兰医师带来的是一例初诊为“癫痫”但最终确诊为德朗热综合征(CdLS)的病例分享。
(医院罗飞宏教授)
会议第二天,首先带来学术会议报告的是医院的罗飞宏教授——《矮小症病因诊治进展及临床矮小病例分析》,他提到,矮小的病因包括单纯性矮小、综合征类矮小、慢性疾病导致的矮小。矮小是多种遗传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能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或生长激素抵抗,更多的机制仍不明确。罗飞宏教授以多个病例详细介绍了KBG综合征(MIM#)等矮小综合症的特点。患有矮小表型的遗传综合征的儿童,通常同时存在智力发育落后和/或其他伴同症状;当其他临床特征不明显时,矮小成为就诊的主要目的,此时应全面评估所有合并症状,避免误诊。我国二代测序和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普及,检测价格的逐渐“贫民化”,建议对拟开展治疗的矮小综合征患者开展遗传学检测。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梁雁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的梁雁教授带来的是《矮小相关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文中提到,矮小相关骨骼发育异常是一大类具有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异质性的骨软骨发育不良性疾病,常见有短肢性侏儒、脊柱骨骺发育不良、脊椎干骺端发育不良、干骺端发育异常、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等,多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等,临床难以鉴别的病例可考虑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梁雁教授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的矮小相关骨骼发育异常。
(医院马华梅教授)
医院的马华梅教授带来的是《儿童睾丸肾上腺残余瘤》,她提到,传统观点中,肾上腺残余瘤来源于“异常的肾上腺细胞”,其生化、组织学、分子生物学呈现肾上腺组织的特征。睾丸肾上腺残余瘤是睾丸良性增殖性病变,特殊位置可致梗阻性生精障碍和睾丸实质不可逆损害,它是男性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CAH)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及不育的最常见原因。睾丸肾上腺残余瘤的临床特点除原发病表现外,还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或原发病控制不佳、难控制;阴茎勃起;睾丸症状及睾丸功能障碍等。
(医院熊晖教授)
医院的熊晖教授带来的是《婴幼儿遗传代谢病的早期识别》,文中提到,遗传代谢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基因)发生致病性变异,导致编码产物如酶、受体、载体等蛋白功能缺陷,引起体内生化物质在合成、分解代谢,转运和储存等方面出现异常的疾病,基因突变造成相关蛋白质(酶)结构、功能异常,为单基因遗传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种。遗传代谢病在婴幼儿期的特点有小分子代谢异常一般起病早,起病急,病情可间歇反复,根据酶活性缺陷程度,起病年龄可有不同,同一种疾病,起病越早症状越重,起病早者,多数可有神经系统受累,常表现为癫痫发作,急性代谢紊乱可出现代谢危象,危及生命,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甚至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等。
(医院杨玉教授)
医院杨玉教授带来的是《儿童肥胖与性早熟》,她提到,年疫情后,性早熟、肥胖症就诊量呈“井喷“上升。青春期发育特征是生理和心理成熟,具有个体差异。青春期异常包括青春期提前及青春期延迟,会影响儿童健康。青春期提前呈全球趋势,中国性早熟发病率增高,女孩多于男孩,城市多于农村,中国男孩和女孩的青春发育年龄均呈逐年提前趋势。儿童青春期发育受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影响。儿童性早熟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超重/肥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心理和营养等。肥胖是青春期启动的一个主要外在因素,有研究表明,未来有可能以神经酰胺为靶点来避免性早熟,肥胖对青春期发育影响具有性别差异,肥胖女童会更快进入青春期。
(医院姚辉教授)
医院姚辉教授带来的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诊治——现在及将来》,文中提到,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是最复杂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21-羟化酶(Pc21)缺乏型(21-OHD)的临床特征为经典型肾上腺皮质不全,不同程度的男性化,11β-羟化酶(Pc11β)缺乏型(11β-OHD)的临床特征为大多数患者高血压、低钾血症、男性化;3β-羟类固醇脱氢酶2型缺乏类型的临床特征为血容量降低、低钠高钾、46.XX:男性化,46.XY:男性外显不全;17-羟化酶/17,20-裂解酶(Pc17)缺乏型(17α-OHD)的临床特征为低钾血症和性腺机能减退,46.XX:原发闭经和第二性征缺失,46.XY:男性化缺失、隐睾。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分为经典型CAH和非经典型CAH。
(医院张星星教授)
医院的张星星教授带来的是《PWS综合征的诊治》,她提到,Prader-Willi综合征(PWS,OMIM)又称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腺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多系统异常的遗传综合征,是最早被证实涉及基因组印记的遗传性疾病,PWS是症状性病态肥胖的重要病因之一。基因组印记又称亲源印记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非孟德尔遗传方式。PWS和Angelmansyndrome(AS)是两种先天性的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综合征,也是基因印记最为典型的例子。PWS的临床表现是自胎儿期起即表现为随年龄而异的时序化,婴儿期营养不良是中国PWS患儿突出的表现。
(安徽医院刘德云教授)
安徽医院刘德云教授带来的是《中国粘多糖1型诊治现状及酶替代治疗获益情况》,文中提到,黏多糖贮积症是(MPS)是一系列导致细胞黏多糖(GAG)贮积的罕见遗传性溶酶体酶缺乏症,该病可分为Ⅰ,Ⅱ,Ⅲ,Ⅳ,Ⅵ,Ⅶ,Ⅸ型等7种型。MPS已被纳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位列73号,MPS是以全身进展性细胞损害为特征的多系统疾病,早期准确诊断MPS对于优化患者预后非常重要。ⅣA型具有临床异质性,疾病严重程度取决于残留酶活性,这会影响发病时间和症状,GALNS基因中的超过处突变导致了广泛的基因型和表型异质性,一些患者可能没有“经典”表型(即,没有骨骼或关节异常),而是表现出其他形式的严重损害(例如,心肺疾病),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
(医院杨玉教授)
在会议的最后,杨玉教授做会议总结,并再次感谢了各位专家同道的大力支持!为期一天半的时间的学术会马上就要结束了,学术会虽然时间比较短,只有一天半时间,但是内容安排很紧凑,一共有23个专题讲座,专家们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内容非常精彩。学术会的内容有基础的研究,也有临床研究,有罕见病也有常见病,涉及到内分泌各个方面。有些专家就一些罕见病提供了一些诊断思路,就常见病提供了诊疗规范,对临床有指导的作用。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期待下次相聚!============================
仁爱务实求精创新
供稿: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扫码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