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在清涧义诊
贫困户分红大会
签约家庭医生
深入农户
捐赠医疗设备
调研健康扶贫
自年定点帮扶清涧县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健康扶贫作为主要抓手,切实做好协调组织,并选派强将挂职一线,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人才资源交流。同时,全力助推县域优势产业发展,为清涧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密切帮扶关系
为了切实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国家卫健委积极选派精兵强将奔赴一线,及时沟通信息、对接工作,不断夯实定点帮扶的组织力量。
在此基础上,国家卫健委积极指导清涧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建设,通过改革创新强基层、增实力。近年来,国家卫健委以创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健康扶贫示范县、健康促进示范县等试点项目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结合脱贫攻坚具体任务要求,指导清涧县制定出台了《清涧县创建健康扶贫示范县实施方案》《清涧县健康扶贫考核方案》《关于贫困人口大病医疗救助兜底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办法,有效统筹推进基层医改,积极探索形成贫困地区医疗改革的经验和典型。
清涧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发,成为很多农民群众因病致贫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卫健委挂职干部积极协调、争取资金,在清涧县进行提高贫困地区呼吸病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探索把慢阻肺纳入日常管理,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基层防治能力,开展呼吸病专科医联体建设,目前,已完成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开始疾病筛查和管理工作。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又亲自带队来到清涧县调研指导,研讨助力脱贫攻坚的发展对策。截至目前,国家卫健委司局级以上领导赴清涧考察调研累计共30余次、筹集帮扶资金余万元、培训基层医务人员余人次,真正建立起了亲密的帮扶关系。
做强优势扶贫产业
产业是脱贫的支撑。近年来,清涧县探索出一条发展绿色养殖的脱贫致富路。目前,年畜牧业产值达3.15亿元,1万多人从事绿色养殖产业,其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影响力还在不断提高。
去年,为了进一步拓宽清涧县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广大群众增产增收,国家卫健委协同陕西省扶贫办,并邀请在吕梁山片区定点帮扶的多家中央单位及其相关直属联系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吕梁山货”扶贫活动暨中央单位大宗采购对接会,为清涧农特产品搭建了面向全国的大“舞台”。与此同时,还积极策划了在西安举办的清涧县精准扶贫农特好产品金鹰年货节暨“塬上清涧”县域公共品牌发布会。
今年8月28日,在清涧县店则沟镇陈刘家山村,村民将头经过严格检验的黑毛土猪装车运往北京。“在北京打开销路对我们养殖户和贫困户是天大的好消息,今后再也不愁销路了。”养殖户高均平告诉记者。据了解,国家卫健委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制定了《协助清涧县销售黑毛猪方案》,积极探索建立黑毛土猪进京销售的长效机制,并安排9家直属单位与清涧县签订了3个月共计头黑毛土猪的销售协议,大力支持清涧县的产业扶贫,帮助清涧黑毛土猪建立品牌、闯出市场。
补齐基层医疗短板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此,国家卫健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及专业特长,统筹调动资源,在帮助完善健康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从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基层人员培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等多个方面入手,有序推进清涧县的健康扶贫工作。
国家卫健委通过人民卫医院、中医院捐赠价值40万元的医学专业图书册,并组织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免费培训;医院挂牌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组织举办了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班,帮助乡村医生参加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举办了两期乡镇卫生院院长能力提升研修班,并组织清涧县多位乡镇卫生院院长参加培训。
同时,国家卫健委分别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签定对口帮扶协议,帮助开展学科建设、远程会诊、培养医务人员、医院管理等工作。
截至目前,医院、医院先后共派出12批次共计余位医院、中医院长期驻守帮扶。医院、中医院先后派出10批次共计40余人赴医院、医院接受专业培训。“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无疑是人生中一段珍贵的经历。”医院妇产科医生张小磊说。
清涧县充分利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医疗发展模式,医院普外、心血管、眼科等方面的长期“短板”问题;医院专家针对创“二甲”、临床诊疗等工作的指导和培训,为医院年医院,提供了有力保障;医院专家在清涧积极开展临床业务指导,并完成了首例局麻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开创了清涧县医疗史上腰椎微创手术的先河。
此外,国家卫健委及时组织清涧县基层医务人员参加“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的签约服务活动,启用了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络平台,确保贫困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0%以上;陆续组织各级医疗专家和辖区卫生院医务人员深入镇村开展疾病随访、指导用药、引导就医等服务,扎实开展疾病诊断审核工作,建立了农村贫困人口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院去,挂号排队等上半天,以后就可以直接向家庭医生进行免费咨询,要是我卧病在床,出不了门时,家庭医生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这真是太好了!”石咀驿镇石咀驿村贫困群众郝有生说。
加快县域“品牌”建设
目前,清涧县在发展扶贫产业过程中有很多明显的制约问题。“红枣防裂、防虫害等技术瓶颈没有攻破,致使红枣产业连年歉收,枣农积极性不高;贺家岔、李家沟等地的山地苹果,依旧套靠“洛川苹果”的牌子,产品附加值得不到体现。”副市长、清涧县委副书记诸宏明说。
诸宏明认为,清涧扶贫产业发展的“核心”应该是增强市场竞争力。要一方面加大产学研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科技人才的吸纳、培养,同时注重产品的深加工和精细加工,不断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强化品牌建设,真正让农、畜产品不愁销路、不缺市场、利润可观,才能尽早实现贫困县摘帽、贫困村脱贫、贫困户致富的目标。
据了解,接下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深入做好定点帮扶的各项任务,切实推动清涧县的整体扶贫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好党建扶贫,将安排协调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各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力量,与清涧县6个贫困村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开展党建扶贫,从贫困村实际需求入手,开展具体帮扶工作;二是继续做细做实健康扶贫相关工作,结合国家卫健委开展的“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着力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基层医改,争取形成典型经验;三是充分发挥医疗卫生系统联系广泛的特点,加大对“吕梁山货”及“塬上清涧”县域公共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切实帮助当地农特产品增加销售量。
来源:《榆林日报》作者:白潇任艳莉高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