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足,百病除!”
人体内的左肾为阳,右肾为阴。左肾司六腑之功能,右肾辖五脏之运行。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滋润、濡养、激发等作用。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
初秋补肾可为即将到来的严寒冬季打下基础,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因此是补肾的好时节。
(男女一生的肾气兴衰)
本文提供4种补肾方法▼▼▼
一、饮食调理
中国有句民谚叫:“七月杨桃八月楂,十月板栗笑哈哈”。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
中医认为板栗性味甘温,体质虚寒的朋友们食用最佳。板栗具有健脾养胃、止咳化痰、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功效。对脾胃虚弱、肾阳不足之人来说,是很好的补品。板栗也是秋季养生的不可缺少品之一。
栗子的吃法多种多样,既可鲜食、煮食、糖炒、菜用,又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南方以栗做菜,为宴席佳肴;北方糖炒栗子,糯、香、甜,味美可口。
把栗肉碾细,与糯米一起煮粥,清香味鲜,上等的药膳。栗子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腰膝酸软无力者服食。
中国的老百姓,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喝茶,总少不了嗑点儿瓜子。葵花子、西瓜子、南瓜子,都是大家常嗑的。很多朋友愿意去市场上买南瓜子吃,然而,家里吃南瓜的时候,却把里边的南瓜子给随手扔掉了。
其实很可惜,把这些南瓜子留下来一点都不麻烦。只要在厨房窗台上放一个盘子,把每次掏出来的南瓜子放在里面,让它自然晾干就可以了。
ps:南瓜子在南瓜里是很干净的,掏出来以后,不必要去洗它,沾了水还容易坏,直接把它晾干就行。
南瓜子晒干了以后,可以直接生吃,保健的功效比炒过的南瓜子还好。
老人们都知道,南瓜子是杀虫的。过去的小孩容易得蛔虫等寄生虫病,大人就给小孩吃南瓜子驱虫。南瓜子跟其他的杀虫药不一样,它很温和,不是靠刺激性来杀虫,也不会损伤身体,对小孩来说很合适。
南瓜子仁儿补的作用比较强
子代表什么?子是植物的下一代,代表新的生命。所以凡是植物的种子,它的功效一般都能往肾上走。南瓜子对肾脏的保健作用尤其突出,它的作用,类似于天然的荷尔蒙,能改善人体生殖系统的功能。
对于男性来说,经常吃生南瓜子,能够预防前列腺的问题。对于女性来说,如果产后体虚导致乳汁量少,吃生南瓜子能帮助催乳。
注意:南瓜子补气,但也不能多吃,吃多了,补过了,气会聚集在肚子里,使人不舒服。气多了还能化为热,导致胃热上火。
冰糖南瓜子茶,清咽喉,补肾气,治标又治本。
单吃南瓜子的仁儿,那是偏于补的,如果连着外面那层壳一起用,就有补有泄了。南瓜子的壳不好吃,也嚼不烂,一般用来煮水喝比较好,这对慢性的咽喉问题会有帮助。
方法:抓一把带壳南瓜子,切碎,冷水下锅煮开后,加冰糖再煮20分钟起锅,把渣滤出来,直接喝水,味道很清甜。
特别是针对因大量说话导致嗓子不舒服的情况,其实,这不仅仅是嗓子的问题,关键是因为长期说话太多,伤到了肾气。所以,光是用清热消炎的药来治嗓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想治本的话,既要清咽喉,又要补肾气,双管齐下才可以。平时就可以喝冰糖南瓜子茶来调理。
二、穴位保健
人到中年以后,身体机能就开始衰退,为了保证人体正气充足,阳气不亏,进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中医认为,常按摩关元穴及腰眼穴可起到补肾的功效。
关元穴
“关元穴”位置:脐下四指处。关元穴位于人体“阴脉之海”的任脉,肚脐之下3寸的位置,又称为下丹田,具有培补元气、强壮身体的作用。
这里的寸是同身寸,每个人手掌四指并拢的宽度,就相当于同身寸的3寸,所以,要找到关元也很简单,在人体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下量出四指宽的距离,就是关元穴。
关元穴按摩方法
自我按摩时,首先可以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另外,还可以用艾条灸关元,每次10分钟左右,有很好的补肾壮阳作用。
腰眼穴
“腰眼穴”位置:腰眼穴为经外奇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中。
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不仅可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中年人经常搓腰眼,到了老年可保持腰背挺直,还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
腰眼穴按摩方法
自我按摩时,先找第4腰椎棘突这个水平线。
它的找法是,当我们双手叉腰的时候,从后面能摸到腰间的骨头,此为解剖学中的髂嵴,髂嵴正好与人体的第4腰椎棘突相平。
然后,从正中线开始量出一个手掌再多一点的距离,便是腰眼穴所在。
一般来说,按摩时身体坐正,两手握拳自然背向后面,用食指隆起的拳眼紧按腰眼穴并做旋转用力按揉,以酸胀为宜。
每次可以揉5分钟,长期坚持有很好的补肾功效。
三、睡觉补肾
中医认为:睡觉补肾最出奇效,但一定要懂得方法及注意事项,方能领受其妙。怎样睡觉最补肾呢?有两种方式:一是还阳卧,二是混元卧,一起来看看吧。
1还阳卧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如果能顶着会阴最好)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着腹部。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小,身体更容易放松,身体的放松加上一定的姿势,可以很快的把阳气和肾气充盈起来。
肾阳气相当于命门的真火——一个生命力的大小关键就是看命门的阳气是否充足。摆这个姿势,就是为了更有利于肾阳气的充足此式补肾的作用明显。
2混元卧把还阳卧再提高层次的练法是混元卧。两脚心相对,腿似环,两手重叠或交叉轻轻的放在头上,手心对着头顶百合。
这个姿势既能补肾气又可放松头部,对失眠、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上面两臂围成一个圈,可以使肾气不往生殖器上走,而是拉到中脘的深处;下面两腿围成一个圈,有利于周身气血沿腿循环到身体的当中。
这两种姿势,都会拉紧肝经和肾经,起到锻炼肝经和肾经的。大家不妨试试。
四、其他补肾的保健动作
1、热水泡脚
动作示范:每晚7~9点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间,泡脚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泡脚以木盆为好,泡脚水以40摄氏度为宜,每次泡脚以15~30分钟为佳。
功效:经常泡脚可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脏和肝脏的目的。
2、用脚后跟健走
动作示范:即尽可能的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走路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弯曲膝盖。另外腿往前迈步的时候,脚尖要伸直,就好像在踢球一样。前脚在落地的时候,后脚脚尖要踮起来。每天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将休闲的散步变成大步走练习即可。
功效:用脚后跟先着地的走路方法,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的穴位,可以有效的防止骨质疏松症。
3、深呼吸
动作示范: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的用鼻子吸气,呼吸要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每次的深呼吸以6次为一组,然后就可以平息调整,然后再做。
功效:深呼吸可以让肺部的空气得到更换,每次的深呼吸之后可以促进体内废气的排出,新鲜空气的吸入,头脑更加清醒。
4、握固
动作示范:将大拇指扣在手心中,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的四个手指,稍稍的用力,整个动作感觉就好像在握紧一个宝贝一样,力度控制适宜即可。日常闲来无事的时候,例如走路、坐车、发呆、闲聊、看电视等等事件都可以练习。
功效:握固这个动作可以将精气神在体内。
5、提踵颠足
动作示范:提踵的时候以五个脚趾抓地,两腿并拢,同时提肛收腹,肩部要向下沉,立项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的时候,身体放松,轻轻的咬牙,可以先慢慢的下落一半,然后轻轻的震动地面。
功效: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和肾经,轻震地面则可以按摩到五脏六腑。
6、摩肾腧
动作示范:双腿并拢,坐在床沿的位置上,两个手掌互相搓,直到感觉到手心发热为止,然后两手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位置,上下按摩腰背的肾俞穴,一直到感觉到热感为止即可。最好每天早晚各进行一遍,每遍各次左右即可。
功效:此动作有补肾纳气的功效。
7、三元式站桩
动作示范: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然后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合抱在腹部前,具体位置和肚脐同高即可。两手臂抱圆的时候,同时两个膝盖要微微的弯曲,重心下沉,两个膝盖的关节微微的往两旁打开。
背部略显弓形,含胸,背部要拔,腰背部略向后拱,命门穴打开。整个动作是让整个人无论是从前后、左右、上下看起来都是一个圆。
功效:这是一个补益元气的基本站立的方法,经常练习可以让肾气充沛、筋骨劲强。
8、撞背
动作示范:面向南方向,身体放松,身体后仰,然后用整个背部去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即可,借助撞击的反作用力让身体回复直立的位置,重复进行即可。每次撞击30下左右,每天可以进行2~3次。
功效:撞背可以达到强壮腰肾、疏通经络、循行气血、平调阴阳的功效。
秋意渐浓,这种补肾佳品你知道吗?
秋意渐浓,来年的生机就藏在一颗颗的果实里。粉糯的芋头和甜香的板栗,是紫与黄的互补~超级简单易做,配上米饭吃,味道杠杠的
板栗炖芋头
用秋季当时的芋头和板栗一起小火炖酥烂,不仅味道香浓,还能补肾气~
去皮栗子......g
芋头......g
盐......1/2小匙
生抽......1大匙
油......少许
1.买来菜市场去好皮的生栗子切或掰成小块,小芋头去皮切成滚刀块;
2.锅烧热下少许油,下入切好的芋头和栗子翻炒一下,然后加水没过芋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炖20分钟;
3.加入盐和生抽再炖10分钟让其入味即可。(期间注意不时翻一下以防粘锅,汤汁要保留一些不要收的太干)
1.芋头的粘液直接接触到皮肤有的人会过敏发痒,最好带上手套去皮。
2.小芋头叫芋艿,那种很大的荔浦芋头叫做芋头。
▼
营养小卡片
1.栗子
栗子是中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香甜味美的栗子,自古就作为珍贵的果品,是干果之中的佼佼者。栗子属于坚果类,淀粉很高。中医认为栗子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益胃平肝等功效。因此栗子又有了“肾之果”的美名。但是吃多了会便秘噢~
2.芋头
芋头又名芋艿,口感细软,绵甜香糯,营养价值近似于土豆,又不含龙葵素,易于消化而不会引起中毒,是一种很好的碱性食物。芋头性平,味甘、辛,有小毒。能益脾胃,调中气,化痰散结。可治少食乏力、痕疡结核、久痢便血、痈毒等病症。芋头可蒸食或煮食,但必须彻底蒸熟或煮熟。
肾气足百病除,补肾十四法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人体左肾为阳,右肾为阴。左肾司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之功能,右肾辖五脏(心、肝、脾、肺、肾)之运行。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滋润、濡养、激发作用。
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肾生精,精生髓,髓壮骨,髓通脑,脑为髓海。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下降,脱发皮皱等现象。肾阳虚衰,男人表现为阳痿、早泄、遗精;女人则带下不止,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
中医认为,肾亏是人体疾病的根源,许多内脏疾患的治疗,应从补肾入手。中医还有个歌诀:“肝病先调肾,肾病先调肺,肺病先调脾,脾病先调心,心病先调肝”。
一、外劳宫补肾法。
每晚临睡前将两手背紧靠腰部,仰卧于床上,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开始时,双掌被腰压住会出现麻胀现象,3-5天后即可适应消除,双腿会感到轻松灵活。不论是晚上,还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坚持两手背紧贴两肾半小时,便可收到奇效。
二、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每次便后,用搓热反双手搓肾脏36次,你会感到腰部发热;
三、若你腿脚冰凉、麻痛。
可将左腿架于右脚脖子上,20分钟后,腿脚便会变热。
四、每晚再用热水泡脚
然后按摩两腿根部的“气冲”穴,并反复揉擦两脚心的“涌泉”穴,反复拍打、叩击、推揉、按摩两腰出的“肾俞”穴,则效果更佳。
五、小指头提水法
手指头有许多神经末梢,联结五脏六腑,例如右小指头通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强壮,开窍于二耳与二阴;左小指头通膀胱,是人体主持水液的代谢,它通肺、通胃、通肾。常练小指头提水法可以强肾。日本有些人长期用此法强肾后,70多岁还能生育。
六、膝盖逆时针走路法(走圆圈路)
靠人体自身练出的功能,就能治好肾亏、肾衰之疾患。
七、双手握拳,拳心虚空
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八、按摩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肾虚、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可祛痘、祛斑、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增强记忆力、改善听力及视力、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九、按摩关元穴
即丹田,位于脐下四横指处):
经常用手指点压、按摩刺激,具有培补元气、调气和血、益肾健腹,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腹痛、腹泻、便秘、阳痿、遗尿、头晕、失眠、痛经等症。
功能:能让人恢复青春活力,可治疗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性欲减退、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此法常用之,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固本的目的,有利于延年益寿。
十、按摩耳朵:
肾主藏精,开窍于耳。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1)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3)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4)搓弹双耳法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5)双手拉耳法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6)双手掩耳法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曰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7)全耳按摩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8)双手扫耳法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十一、常念“吹、呵、嘘、呼、唏、斯”
增强肾心肝脾三焦肺的功能。
发“吹”音:“吹”与肾相应,肾属水,故有滋养肾水的功效;心脏对应的是“呵”音,肝脏对应的是“嘘”的音,脾对应的是“呼”音,三焦对应的是“唏”的音;肺对应的是“斯”的音。
反复做6—9遍,发音的时间长一些,次数多一些。
十二、健脾通胃肠气保健法:
双手重叠,顺时针绕肚脐揉腹,以通为主,可促进胃肠气通畅,逆时针绕肚脐揉腹,则以补为主,可起到健脾作用,便秘患者,多顺时针揉,脾虚者,则加逆时针揉,每次~下,每天1~2次。
十三、大拇指按在无名指根部
有事无事“大拇指按在无名指根部”,包括睡觉,魂魄定位。
十四、坚持体育锻炼
“肾主骨,骨为肾之余”,体育锻炼可以取得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不错的锻炼项目。
禅医與您同行
CundheYourLife
=====
分享即是法布施
=====
本公共號是所創建的為廣大伤精患者,禅学以及中医愛好者提供學修交流的公眾平臺,致力救拔苦难,继承傳統文化,接续圣贤心髓,净化世道人心。
编辑群:欢迎投稿E-Mail:dabeigshy
.头部白癜风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