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人吃顿火锅第二天就满脸疙瘩、嘴角溃疡;办公室开空调,有人嫌太冷可还有人希望温度再低点;冬天有人皮肤干燥无时无刻都离不开护肤品,可有人什么都不用肤色仍光彩照人;有人怎么吃都吃不胖,还有人喝凉水都长肉……人虽有亿万,但仔细回忆一下身边人,千奇百怪的特点大多都能对号入座。其实,胖与不胖,温和与易怒,嗜睡与精力旺盛,这些都不赖你,只是体质不同,表现各异。我们将从人体的九种体质出发,教你用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认清自己,改变自己。
王女士今年40岁刚出头,脸上的“老年斑”就跃跃欲试地往出冒了。朋友宽慰她,“老年斑”可是长寿的标志啊,好事儿!还有人开始向她推荐各种价格昂贵的护肤品。其实,从中医角度讲,结合王女士面色黯淡、月经不调等症状,她的斑应该是瘀血体质“结的果”——血瘀不畅,便容易形成暗斑。
瘀血体质,是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进一步理解,即瘀血体质就是全身性的血脉相对不那么畅通,有点缓慢瘀滞,但是又达不到疾病的程度。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因此瘀血体质很容易产生各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及肿瘤包块等。
有人天生就瘀血瘀血体质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
1.瘀血体质是先天禀赋,父母给的。
2.“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七情长期不调,尤其是抑郁、压抑,长期不能舒展,肝气郁结,瘀血体质就在所难免。
3.比较严重的创伤也会形成瘀血体质。
4.长期慢性病缠身,久治不愈,终日药不离口,比较容易间夹瘀血。一是久病入络,二是长期服药,加重肝脏负担或直接伤肝。
5.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虽然主要是促生阳虚体质,但是这种阳虚一般都间夹有瘀血,因为血脉有一个特点,就是遇温则行,遇寒则凝。
瘀血质的表现,你占了几条?瘀血体质可以见到如下特征:
1.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2.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3.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眼眶发黑,鼻部暗滞,发易脱落,肌肤干,口唇黯淡或紫,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细涩或结代。女性常发生痛经、闭经,或经血多凝块,或紫黑有块,崩漏,或有出血倾向、吐血。
4.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5.发病倾向:易患癥瘕及痛证、中风、胸痹、血证等。现代医学中常见黄褐斑、慢性头痛、肿瘤、脑中风、冠心病、颈肩腰腿痛、月经不调、前列腺疾病等。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邪、寒邪。
血虚体质的人该怎么办?瘀血体质对人的健康、美容影响都很大,是一个要引起注意的体质。但是完全不用害怕、不用悲观,在后天的生活中去呵护这种体质,照样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生命体验,其养生原则应以疏肝活血为主。
饮食原则
瘀血体质的人一定要少喝酒,酒虽然有活血作用,但喝多伤肝。可以少量饮用黄酒、葡萄酒、糯米甜酒等,既可活血化瘀,对肝脏又构不成严重影响,尤其适合女性。食物中,可以多吃山楂、金橘、柚子、葡萄、桃仁、银杏、核桃、茄子、韭菜、洋葱、大蒜、桂皮、生姜、藕、黑豆、黑木耳、菌菇类、芹菜、海带、西红柿、竹笋、魔芋、红糖等。
另外,可以选用中药山楂、玫瑰花、茉莉花泡茶喝,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功,可加些蜂蜜调味。若平日怕冷体质偏寒者,可以在汤粥中加入适量当归、川芎、生姜等。
穴位保健
选穴:血海、内关、膻中、膈腧、太冲
定位:血海穴,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膈腧穴在背中,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血海穴及内关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
起居调摄
1、避免紧张压抑、烦躁大怒等不良情绪,少熬夜,避免劳累;
2、晚上睡觉前可以温热水泡脚15-20分钟,以脚微微发红为宜;
3、应适量运动,以气功、太极、瑜伽、散步等有氧运动为宜。
本专题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陈志刚、医生刘妍妍指导完成。
专家推荐
陈志刚,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学硕士,大连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研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擅长肾病、皮肤病、脾胃病及肿瘤的中医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