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4日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主题是
“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
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以家庭和个人健康为中心,
以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测为重点,
提倡知晓个人及家庭成员血糖水平,
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防控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过亿,
更为严峻的是,
糖尿病还有数量庞大的“后备军”
——糖尿病前期人群。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如何控制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
由天士力控股集团冠名支持的“健康大讲堂”
邀请到了天医院
糖尿病心脏科原主任、主任医师蔺静,
与大家共同聊聊糖尿病前期的相关话题。
以下为访谈内容:
糖尿病前期人群庞大症状易被忽视主持人:什么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它会有哪些症状?
蔺静:糖尿病前期是介于正常糖代谢和糖尿病之间一种中间代谢状况。对于正常的糖代谢人群来说,空腹血糖要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要小于7.8mmol/L,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而糖尿病前期血糖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之间,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或全天24小时任意时间血糖大于11.1mmol/L,这时就是糖尿病前期。由此不难看出,处于这种中间状态的人群,血糖数值比正常糖代谢人群要高,但是比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要低。打个比方,如果将正常人群比喻为站在马路上,糖尿病人群比喻为站在海水里,那么在沙滩上的就是糖尿病前期人群。
糖尿病前期人群远大于糖尿病患者人群数量,如果通过适当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可以转变为正常的糖代谢人群;如果控制得不够好,血糖继续升高,那么就会进展为糖尿病。因此对这个范围的人群进行干预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征兆?
蔺静:生活中糖尿病前期的很多症状可能都被我们忽视。例如,最近经常口干舌燥,有的人认为是上火了,实际上是一些人的血糖水平在升高;一段时间以来总觉得乏力、四肢有沉重感,体重下降,这也很常见,劳累、感冒、没休息好,都可能出现这些症状,但这也是糖尿病前期的常见表现。不要忽视,尽早去查血糖。
由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胰岛素分泌的高峰后延,不能与进餐后的血糖升高相重合,当餐后血糖逐渐下降时,胰岛素分泌还在继续升高,就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因此,当在规律饮食的情况下,在餐前出现饥饿、心悸、大汗等低血糖的症状时,应该及时检查血糖。
此外,糖尿病前期人群容易感染,如果出现一段时间里经常反复出现口腔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或者小伤口久治不愈,也要警惕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的症状很多,又缺乏明显的特殊性,容易被忽略。
糖尿病前期是种身心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主持人:糖尿病前期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前期?
蔺靜:糖尿病前期是血糖异常的初期阶段,遗传、家族史、肥胖、缺乏运动、压力大等原因都会导致糖尿病前期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前期的产生和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需要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