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感觉疲劳、无力、气虚:可用人参、黄芪、红枣、山药煲汤喝,可补人之元气。 ②感觉心虚、心慌、心累:可以用百合、茯苓、桂园、大枣熬八宝粥喝,或者喝小枣粥、小米粥等,可以养心。 ③食欲不振:在菜食里加入党参、山楂、白术、山药、槟榔等,可消食健脾。 ④睡眠不好:用茯苓、百合、莲子、小枣熬食,可安神。 ⑤性功能下降:常常吃点狗肉、羊肉、韭菜等,可调节性功能。☆清火食物和药物: 推荐几种食物,如橙子、新鲜绿叶蔬菜、黄瓜、绿茶,胡萝卜。 中药可以经常服用菊花、薄荷等,也可用中成药如黄连上清丸、三黄片等。 ☆除湿食物和药物: 推荐几种食物,如薏苡仁,莲米等。 中药可以经常服用白术、藿香、佩兰、砂仁等。 ☆补肾阴食物和药物: 推荐六种最佳补肾食物:枸杞子、山药、何首乌、栗子、鲈鱼、干贝。 中药可以经常服用女贞子,黄精等。 (5)自我穴位按摩:有空时自己稍用力按摩足三里、合谷、涌泉、大椎穴这几处穴位,方便有效。 (6)中医药的调节: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好,那可能症状稍重,就需要用中药来调理。服用方剂治疗,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小痘痘的类型 中医认为,面部的小痘痘与血热、肺热、脾胃湿热困阻、肾阴不足都有很大关系。 看看自已的小痘痘属于哪一种类型: ☆痘痘刚刚出现时,很红,有热感和痛感,过几天顶上就会出现小白点。大便干,小便黄而有灼热感。 这种痘痘初起原因是由于肺的阴阳失调,肺上的热熏蒸肌肤而诱发。多出现在夏秋,因为这个季节肺气积热过多,不易宣泄。长痘的时间稍稍久一点,热就渗入血液了,会造成气血的阴阳失调,运行不畅。这个时间要是不好好地医治,痘痘再长久了,那可大事不妙,就会导致血瘀痰阻,非常不好医治了。所以脸上有了小痘痘一定要及时医治,才能保证美丽的脸庞不受伤害。 ☆痘痘生得久了,在脸上怎么也去不掉,颜色暗红,不热,不痛,感觉象有个疙瘩。舌苔滑腻,体型较胖,平时爱吃油腻肥厚食物者容易长这类痘痘。 这种痘痘起因是脾胃阴阳失调,有湿热积滞在脾胃。水湿停聚,郁久化热,湿热阻滞肌肤,毛窍闭阻,痘痘就悄然长出了。 ☆脸上反复长痘痘,痘痘不大,红肿不明显,但很久都不好,同时伴有腰膝酸软,遗精盗汗、手足心烦热等症状。 这种痘痘起因是肾阴不足。或因先天肾精不足,或因肾的阴阳平衡失调,或因肺胃之阴得不到补充和滋养,肺胃阴虚内热,上述症状就会出现。★青春痘的治疗偏方 (1)每晚睡前用纯净的温水清洗干净患部。将银杏仁切成薄片,反复擦患部,擦几次后就要换一片新鲜的银杏叶。坚持7~10次即可见效。 (2)鲜樱桃枝叶、鲜桃树枝叶各30克,鲜槐树枝叶、鲜柳树枝叶各20克,鲜猪苦胆1个,枝叶全部切成碎片,煎沸取汁,最后加入猪苦胆汁,熏洗患部。每日2~3次。★调节阴阳,改善女性内分泌的简单做法 (1)黄豆可以称为女人的好朋友。黄豆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可调节女性激素水平。 (2)能不熬夜就不要熬夜。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节奏,造成气血不和。 (3)没事多泡澡。泡澡能扩张血管,保持肌肤光滑细腻。 (4)感觉不适时做个按摩。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排除体内废物,轻轻松松就能更健康。 (5)少吃快餐。快餐中不合理的营养搭配会造成人体营养失衡,体内毒素过多,导致内分泌失调。 (6)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各种健身运动都行,只要使人动起来,促进气血调和,能令人精神健旺,心情舒畅。更年期饮食方 ☆更年期精神恍惚,时常悲伤欲哭、不能自持以及失眠盗汗的女性 甘麦大枣粥:大枣20克,大麦、粳米各克,甘草15克,一起煮成粥。可经常吃,空腹食用。有益气安神、宁心美肤的功效。 ☆更年期恼怒忧郁、虚烦不安、健忘失眠的女性 合欢花粥:合欢花鲜品克,粳米克,红糖适量。用慢火煮到熟透。晚上睡之前1小时温热食用。可安神解郁、活血悦颜。 ☆更年期精神失常、喜怒无度、食欲欠佳的女性 酸枣仁粳米粥:酸枣仁50克,粳米克。先把酸枣仁煎出味,再与粳米加在一起煮成稀粥。每日1剂,连服10日。 ☆更年期心悸不宁、肢体乏力、怔忡健忘、皮肤粗糙的女性 莲子百合粳米粥:莲子50克,百合30克,粳米30克,一起煮成稀粥,每天早晚服1次。 ☆更年期头目昏眩、心烦易怒、经血量多、手足心热的女性 枸杞冬笋炒肉丝:枸杞、冬笋各50克,瘦猪肉克,作平时炒菜吃。 ☆更年期头晕目眩、饮食不香、困倦乏力的女性 枸杞桑枣汤:枸杞20克,桑椹20克,红枣20克,水煎服,每日1次。 3中医药剂冶疗 选取补肾又调肝的中成药,如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都是流传久、应用广的好药,可以选择适合自已的服用。 4体育锻炼 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改善体内代谢。 ①每天打一套太极拳; ②练习华佗发明的五禽戏也不错; ③有空多去做做保健按摩; ④早上去慢跑3公里;5、晚饭后练30分钟气功; ⑥和家人朋友一起散步。☆补养气血就是要补肺脾肾 中医认为,人的气来源于三个方面。肾所藏先天之精气,肺所吸入天地之清气,脾胃所吸收之水谷精气。这三个方面是人体精气血的来源,所以,补气血就是要补肺脾肾。 ☆补养气血的药与食物 人参:能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是最好的补气之品。 黄芪:能补气固表止汗,气虚汗多者最为适用。 山药:能补肺脾肾三脏之气阴。既是中药,又是美食。 大枣:补气健脾,养血安神。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补养气血之品。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是补血要药。 西洋参:补肺降火,养胃生津,宁心安神。是阴血不足、虚烦失眠者的良药。 枸杞子:能滋肝补肾,益精明目,润肺补虚。对调节肝肾阴血虚弱都很好。 阿胶:补血滋阴,自古以来就是补血要品。 何首乌:补血益精。又能乌发生发。☆平时该多吃的补气食物 山药:养阴补肺,益气健脾,补肾固精。用于脾气虚弱,食欲差,慢性腹泻。 栗子:补脾养胃,强肾补筋,活血止血。用于脾气虚,饮食减少,反胃,慢性腹泻。 大枣:补脾健胃,养血宁心安神。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大便稀溏,疲乏无力。 鸡肉:补脾益气,补精填髓。用于脾胃虚弱,全身疲乏,吃饭不香,慢性泄泻。 鳜鱼:补脾健胃,补益气血。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用于脾气不足,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呕吐,腹泻。 糯米:补中益气,补肺收汗。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扁豆:健脾化湿,清暑和中。用于脾虚湿重,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夏季暑湿,呕吐,腹泻。 豇豆:健脾胃,补肾。用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 蜂蜜:润肺止咳,补脾缓急润肠通便。用于脾胃虚弱,慢性胃痛,津亏大便秘结,现代常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补气药物 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灵芝、冬虫夏草等。 (1)补血虚食品 乌骨鸡、鸡蛋、猪血、猪肝、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红糖、红枣、赤豆、莲子、核桃、山楂、猪肝、黄鳝、海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虾仁等,都是补血的好食物。 (2)补血中药 当归、川芎、红花、桃仁、党参、黄芪、熟地、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丹参、玫瑰花等。补血的中药和食物可做成药膳,是方便易行的好方法。 (3)补血虚药膳食疗方 ①当归乌骨鸡汤:当归、黄芪各15克放入纱布袋中与乌骨鸡煮汤,可补血虚。 ②当归枸杞红枣茶:当归5克、枸杞子15克、红枣15克。将三者放入锅中,加入毫升水煮10分钟后加少许冰糖服用。制作简单,有补血调经,美容养颜的功效。 ③阿胶糯米粥:阿胶9克(烊化)与黑糯米60克共煮粥服食,可补血虚。 ④补气养血粥:川芎3克、红花2克、当归6克、黄芪4克、粳米克,加鸡汤。煮粥服食,可补血养血。 (5)经络疗法 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可以消散瘀血。 坚持按摩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补养气血、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5)经络疗法 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可以消散瘀血。 坚持按摩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补养气血、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制法:黄芪、肉桂、熟地、白术、炒川芎、当归、白芍、茯苓、炙甘草、党参等10味中药装入纱布袋内;猪肉、猪肚、墨鱼洗净切块后同纱布药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放姜、黄酒、盐等。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煨炖,待肉熟烂食用。纱布袋捞出不用。每日早晚各吃1碗,可大补气血。 ☆当归生姜羊肉汤: 配方:当归20克,生姜15克,羊肉克。羊肉切块,加入生姜,当归及调味品同炖。味道鲜美,且是中医补血传统良方 ★(4)睡养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充沛的精神体力。 起居有常,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 娱乐有度,劳逸结合。 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 不在月经期及产褥期同房。 ★(5)动养 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 户外运动:跑步、爬山、进行日光浴、空气浴、森林浴。 室内运动:气功、养生功、健身操等。华佗发明的的五禽戏就是通过改善人体气血的变化进行强身健体的。这里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种猿形戏健身操。 预备姿式 全身放松,很自然地站立,口微微闭上,用舌抵住上腭,调均匀呼吸,意念一直停在丹田(脐下三横指)处。 动作: 第一步:两腿慢慢地向下弯曲,把身体的重心放在右脚上,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同时左手从胸前往上举到口前,手成掌向前探出,当手举至与口一样高的时候,左手由掌变成爪,手腕跟着自然下垂。 第二步:重心移到左脚。右脚向前轻轻迈出一步,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跟抬起,脚掌虚点地。右手从胸前往上举到与口相平的高度,手成向前取物一样的动作,当手举到与口相平齐的高度时,掌变成爪,手腕也随着自然下垂。然后,左手收回到左肋下。 第三步:身体向后坐,重心由右腿移到左腿,左脚往后退一点,稍用力踏实,右脚随之后退,以脚尖点地。同时,左手从胸前往上举,像取物一样往前探出,举到与口平齐时,又掌变成爪,手腕也随着自然下垂。右手收回到右肋下。★美发乌发中药 ①何首乌:有补肝益气、养血祛风、健美延年的功效。何首乌入药、做粥、常吃有使人面色红润、头发乌黑的作用。何首乌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是构成神经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能促进毛发生长,因而有乌发美髯、延年益寿的功效。《开宝本草》中称其能益血气,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②黄芪:含有多种氨基酸、叶酸以及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具有改善皮肤的营养、防止黄发和白发的作用。 ③当归:可以行血、补血、润肤。有抗维生素E缺乏的作用,还能扩张头皮的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当归制成的中成药能滋润皮肤毛发,防止脱发,可使头发乌黑发亮,还能防止黄发和白发。 ④枸杞:含有各种微量元素钙、磷、铁等,还有美容必需的维生素A、B2、C,特别是维生素A和C含量很高,用枸杞子的提取物进行养发,就能使头发乌黑发亮,防止脱发,对人体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白发、面色苍白、皮肤干燥等都有显著疗效。此外,枸杞对斑秃也有很好的疗效。 ⑤黑芝麻:黑芝麻每百克含蛋白质19.1克,脂肪46.1克,钙毫克,磷毫克,铁22.7毫克,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卵磷脂等,这些成分都是头发健美所必需的。黑芝麻还兼具补益肝肾、填补精髓、养血益气的功效。所以能乌须黑发、强壮筋骨、补虚生肌、健脑,既能美容,又能健美、强身益寿,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食品。 ★美发乌发食物 ①大麦: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B2、纤维素等。有清热消渴,益气宽中,壮血脉,养颜乌发等作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有很好的健美作用。《食疗本草》中说:大麦久食之头发不白。 ②黑大豆:富含优质植物蛋白,脂肪酸、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叶酸、黄酮类等物质,具有补肾益精、活血泽肤、美发护发的功效。其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是乌发美发的好东西,经常食用可使头发富有光泽和弹性。 ③核桃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锌、铁、钙、镁等。锌的含量很高。有补气益血,滋肾固精,养颜乌发等功效。《罗氏会约医镜》中有:食之令人肥健,润肌肤,乌须发,固精气。 ④芡实: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铁、钙、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可益肾固精、健脾理胃、美颜美发。《滇南本草》中说: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⑤莲须:含有异槲皮甙、木犀草素、葡萄糖甙、槲皮素及多种维生素。有清心通肾、乌发固精等功效。《木草纲目》说它有清心通肾,固精气,乌须发之功效。 ⑥海藻:自古以来,海藻类就是保养头发的佳品,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海藻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碘,而碘又是毛发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补三虚良方 (1)补血良方 四物汤:当归、芍药、熟地黄、川芎各15克,加水3碗,取1碗。空腹热服,是补血最重要的处方。 (2)补血药膳 ①当归枸杞茶:原料:当归5克、枸杞子15克、红枣15克。 ②制作:将当归、枸杞子、红枣放入锅中,倒入毫升水,煮10分钟即可。 ③特点:制作简单,能补血调经、美容养颜、增强免疫力。 (3)补肾良方 六味地黄丸:干地黄克,山药、山茱萸各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0克。制成小丸,每日服用,是补肾养颜的基础方。没有明显肾虚的女性也可长期服用。 (4)补肾药膳 仙人粥:何首乌30-60克,粳米60克,红枣5枚,红糖少量。将何首乌煎取浓汁,与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熟时,放入红糖少许以调味,再煮一会即可。早晚各服1次,可补气血、益肝肾。 (5)补气血药膳 归参鳝鱼羹:当归10克,党参20克,鳝鱼克,葱、姜、蒜、味精、食盐、料酒、酱油等。将鳝鱼剖好。当归、党参装入纱布中,与鳝鱼同入铝锅内,放入调料,加水适量。烧沸后用文火煎熬1小时即成。早晚各服1次,可大补气血。★选穴按摩 ☆增强免疫力的穴位 足三里:膝下3寸 涌泉:足底正中心凹陷处 肾俞: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 此3穴经常按摩可增强肾气及心气。 ☆增强食欲之穴 足三里:膝下3寸 合谷:手大指、食指之间 三阴交:内踝上3寸 胃气是正气的根本,增强胃气,可改善食欲。 ☆抗衰老穴 涌泉:足底正中心凹陷处 百会:头顶正中 劳宫:手心 以上3穴经常按摩有抗衰老作用。 ☆养心安神之穴 神门:在掌后,兑骨之端陷中 三阴交:内踝上3寸 劳宫:手心 此3穴经常按摩可养心安神。 ☆保养眼睛穴位 肝俞: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处 睛明穴:眼内眦外 四白:眼眶下骨凹处 此3穴经常按摩可保养眼睛。 ☆增强睡眠质量的穴位 三阴交:足内踝上3寸 涌泉:足心正中 神门:在掌后,兑骨之端陷中 以上穴位经常按摩可以养心安神,睡眠良好。 ☆增强性功能穴 曲泉:膝窝处 关元:脐下3寸 肾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命门旁开1.5寸 以上穴位经常按摩可增强性功能。 ★循经按摩:沿经络路线进行按摩、推拿都可起保健的作用。 ☆养心按摩 心经路线:①心区→咽喉→目。②心区→肺→肩内侧→手臂内侧→手掌尺侧→小指尖。经常按摩可以养心。 ☆舒肝按摩 肝经路线:大拇指→足背→内踝→小腿内侧→大腿内侧→阴部→小腹→胃→肝络,常按摩可以舒肝健脑,通畅气血。 ☆健脾按摩 脾经路线:下颌骨大迎穴→喉咙→下棱口角→胃→络脾。经常按摩可健胃。 ☆健肺按摩 肺经路线:中焦(肚脐与膈的中点)→大肠→绕胃→肺系→咽→肩臂外侧→小臂外侧→大拇指端。经常按摩可增强肺气,预防感冒。 ☆增强腰腹按摩 沿带脉(季胁下→绕腰腹一周)常按摩,可增强腰腹功能。 ★经气养生 应用经络健身,可通过经气的循行、贯通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交通任督经气养生 这是古代静养生常用的,方法是静坐调息,排除杂念后引经气交通身前任脉及身背的督脉从而达到调经气的作用。 ☆交通十二经气养生 全身运动可交通十二经脉,华佗五禽戏及十禽戏都可增进全身经气贯通而起到养生的作用。 ☆静守经穴养生 入静养生:静坐、调息,排除杂念后,把注意力集中于关元穴(任脉穴,在脐下3寸,丹田),意守丹田,聚气于内可达到养气健体的目的。
公众jiuyuan
个人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