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发现自己脖子上有洗不掉的黑色,那可能是黑棘皮病,黑棘皮病也叫黑色角化病或色素性乳头状营养障碍,是以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区等地方出现疣状增厚和色素加深为特点的一种少见皮肤病,也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到底是什么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肿瘤、内分泌有关。
一、黑棘皮病的症状特点
黑棘皮病的一般症状
1、早期症状:初起为皮肤颜色加深,呈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干燥、粗糙,进而皮肤增厚,表面有许多细小乳头状突起,呈天鹅绒样,触之柔软。
2、晚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皮肤呈粗厚,皮纹增宽加深,表面有乳头状或疣状结节,并可出现大的疣状赘生物。多发生于皮肤皱褶部位
黑棘皮病有不同类型
1、良性型:儿童期开始发病,有家族倾向,可能与不同表型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找不出任何原因或诱因,但通常在青春期后皮损停止扩展,随后保持稳定,或者减轻。
2、恶性型:成年后发病,常提示伴有恶性肿瘤,绝大部分为胃腺癌等。
3、药物型:如果用了像烟酸、肾上腺皮质激素、乙烯雌酚和口服避孕药等可能出现皮疹。
4、假性型:常发生于肥胖病人,出汗过多和局部摩擦为此型发病之主要诱因,一部分可能没有内分泌疾病,一部分则提示患有Cushing综合征、脑垂体肿瘤、肢端肥大症、糖尿病、Addison病等。
黑棘皮病的诊断
根据皮肤皱褶部位色素增加,伴疣状增殖,组织病理显示乳头瘤样增生,应考虑诊断本病。重要的是区分良恶性。恶性黑棘皮肤病通常在成年发病,损害严重,四肢与黏膜常受累,色素沉着显著,皮损逐日严重,且伴瘙痒。
二、黑棘皮病的发病原因
良性黑棘皮病作为遗传综合征的一种。呈不规则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内脏疾病无关,良性黑棘皮病和获得内分泌疾病:除外遗传形式,良性黑棘皮病可伴随垂体、肾上腺和卵巢肿瘤发生,发病常在青少年时期。肥胖不一定存在。
恶性黑棘皮病:本病几乎均与内脏肿瘤相关。约60%病人皮肤症状与内脏恶性程度同步进展,约20%病人皮肤症状先于恶性肿瘤数年,约20%病人恶性肿瘤是原发的,皮肤症是继发的。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良性黑棘皮病,呈不规则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内脏疾病无关,恶性黑棘皮病,约60%病人皮肤症状与内脏恶性程度同步进展,约20%病人皮肤症状先于恶性肿瘤数年,约20%病人恶性肿瘤是原发的,皮肤症是继发的。
三、黑棘皮病预防
本病病因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本病无法直接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黑棘皮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较少见。中年以后发病者大约有50%合并癌肿。严重者阴道黏膜偶尔可并发无色素的乳头瘤样损害或色素斑。
医院专家忠告:黑棘皮病一定要注重早期的规范治疗,疏于治疗往往会造成病情加重,影响后期治疗效果。
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咨询挂号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