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30%超重,超过10%达到肥胖程度,且经济越发达地区肥胖人群越多。
第四届同济大学内分泌代谢论坛日前举行,针对以往医学界将肥胖分为单纯性和病理性两大类,做了更形象深入的改进:根据各种症状和体征,肥胖者可被分为“白胖子”“红胖子”“黄胖子”“黑胖子”。
白胖子
皮肤白嫩,胖得均匀,体内代谢水平及各种指标正常,健康水平较好。
“白胖子”控制体重的关键是靠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均衡饮食、加强运动等。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别的药物干预。
红胖子
脾气急躁,一激动就皮肤发红。
除了“管住嘴、迈开腿”的良好生活习惯外,“红胖子”还需对高血压等并发疾病作积极的药物干预,不仅重视减体重和腰围,更要重视降血压。
黄胖子
因为甲状腺、性腺等激素的分泌水平较低,昼夜总容易嗜睡犯懒,导致热量和脂肪积聚。
一旦发现自己有成为“黄胖子”的苗头,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抽血检测各项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从而提供给医生明确诊断的依据。
黑胖子
病情最为复杂,患者的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会出现色素沉着和角化,可能患上黑棘皮病,内在还伴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高尿血酸血症、游离脂肪酸等炎症因子升高,也很可能加入糖尿病的队列。
“黑胖子”必须要对体脂和血糖同时干预。
无论你胖还是瘦,你留意过自己是怎么吃饭的吗?千万别小看了吃饭,它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到底该如何吃饭才最健康呢?七仔根据权威资料,总结出了12条健康饮食的“黄金标准”,一起来看看吧:
1.吃饭时挺直腰背
人们吃饭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很容易含胸驼背。殊不知,这会使食道和胃部受压,影响消化。此外,在矮桌前吃饭、坐在沙发上以及蹲着吃饭,都会造成腹部受压,影响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可引发胃病、影响心肺功能。正确的进餐姿势是:挺直腰背,让胃部不受任何压迫。
2.特别饿时喝点粥
人在极度饥饿时食欲特别强,看到什么都想吃。其实,此刻胃肠消化功能已经受损,如果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食滞。特别饿时,应少量吃一些半流食,如粥、面或米线,然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尤其注意,特别饿时别进食牛奶、豆浆、酸奶和白薯,可能引起消化问题。
3.两餐间隔4—6小时
两餐间隔太长或太短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休息,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因此,两餐间隔4—6小时比较合适。
4.先吃爱吃的食物
桌上的菜,肯定有你偏爱的和不喜欢的,此时该先吃哪个?先吃自己喜爱的食物,这会让你在情绪上获得满足。愉快的心情能较快地产生饱胀感,避免吃得太多。
5.饭后别马上用脑
饭后,体内的血液会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脑相对缺血。此时用脑会引起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一定要在饭后休息半小时以上再进入工作状态,听听音乐、散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
6.吃饭时不谈扫兴的事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说话会使咀嚼食物的次数减少、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功能。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则指出,就餐时谈论复杂或令人扫兴的问题,会影响人的食欲和消化,可以谈论一些简单愉快的话题。
7.早饭吃热的
清晨,人体内的神经及血管都还处于收缩状态,此时如果吃冰冷的食品,可能使消化系统发生痉挛。建议早餐选择热稀饭、热麦片、热豆浆等,再配上包子、面包等干主食。
8.饭后半小时再喝茶
饭后不宜立即饮茶,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质混合后会产生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饭后半小时再喝茶,能促进消化吸收,起到杀菌消毒和护齿的作用。
9.动、植物油混着吃
光吃植物油会促使体内过氧化物增加,加快衰老,还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发病率。而动物油含有对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用1份动物油、2份植物油制成混合油,可以取长补短。
10.每天吃一次纤维食品
人体摄取了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与大肠杆菌作用,会变成有害的腐败物。纤维质可把它们包围并排泄掉。因此,每天最好吃一点粗纤维食物,如燕麦、糙米、薏米、红薯、玉米等。
11.多嚼硬的食物
因为较硬的食物要费劲去嚼,当咀嚼的次数增多或频率加快时,大脑的血流量明显增多,活化了大脑皮层,起到防止大脑老化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12.少盐多醋
每人每日所摄入的食盐量应减少至毫克(约一茶匙)以内,而年龄超过51岁以及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每日所摄入食盐量应减少至毫克以内。
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胃肠道的酸度不足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烹调食物时适当放些醋,可使食物中的钙转化成容易被吸收的醋酸钙。
以上列出的12条健康吃饭的黄金标准,不是让你看看(甚至有惠员朋友扫一眼,根本不知道写了点什么)就可以了,要对比自己的生活习惯,不符合标准的,应该及时纠正。民以食为天,但吃得不健康就离天不远了...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