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绿色与石家庄生产力促进服务中心科普巡回宣讲服务团联合推出《科普在线》为您科普。
毕宏观
主任医师,医院舒缓治疗科主任。
罗京,淋巴瘤,48岁;
傅彪,肝癌,42岁;
梅艳芳,宫颈癌,40岁;
姚贝娜,乳腺癌,33岁……
中国的癌症在“年轻化”么?
我国患者人群同时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方面,老年癌症患者比例在增加,患者平均年龄也在增加,所以在“老龄化”。
另一方面,多种癌症类型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在持续提高,所以也有“年轻化”。
关于“癌”,我们应该知道什么?
胃癌
1
早期信号
(1)上腹部饱胀不适:有一种说不清的模糊状闷胀感,常无明显诱因,多在安静时出现,活动、精神分散时消失,饮食调节效果欠佳。74%的患者有此症状。
(2)上腹部疼痛:开始为间歇性隐痛,继之逐渐加重且持久。疼痛虽可忍受,但不易缓解或短时间缓解后又出现。
(3)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消化不良:通常找不出诱因,表现为食欲差,继而对自己喜爱的食物也无兴趣,尤其厌恶肉类或油腻食物,更换菜谱后效果仍欠佳,或虽有改善,又出现食欲不振,有时伴反酸、嗳气、或消化不良,有这些表现约占68%。因与胃炎、溃疡病症状类似而易被忽视。
(4)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潜血阳性,是胃癌较常见症状之一。在早期胃癌中占50%~65%。
(5)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进行性贫血:患者常感全身乏力,体重逐渐下降,2~3月内可下降3~5斤。
(6)原有慢性胃病的疼痛规律发生改变:如以前空腹痛或进食后痛的规律性明显,近期规律性消失,或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现效果不佳。
(7)早期胃癌的体征:常无明显体征,多数患者仅可有上腹深部压痛或轻度肌张力增强感。
(8)副癌综合征:副癌综谷征可先胃癌而出现,主要有:①反复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②黑棘皮病,皮肤色素沉着,尤在两腋;③皮肌炎等。
————预防————●改善居民饮食习惯,少吃盐腌食品,不吃霉变食品,避免重盐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不吃烫食,不暴饮暴食,不要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粗糙食物,不在情绪欠佳时进食,不酗酒,不抽烟等,以免导致胃炎及胃溃疡的发生。●40岁以上有胃病史的人,胃癌患者的家族成员中有恶性贫血、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胃溃疡者应定期观察,目的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戒烟戒酒●每日喝2杯牛奶患者术后禁忌
切忌术后大补
肿瘤术后病人主要表现为气血两亏、脾胃虚弱,中医在肿瘤营养治疗中注重健脾和胃,补益气血。
肿瘤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满足患者基础营养素的需要,切忌术后大补,盲目进食大量灵芝、燕窝、虫草等补品及大鱼大肉等膏粱厚味。因此时患者消化能力差,机体并不能有效吸收,过度滋补反而会给病人造成胃肠负担,也很难达到强身壮体的目的。
中医首先要给予健脾和胃的一些药物与膳食,例如:山药薏米粥、姜丝萝卜汤、或用鸡汤煲山药、萝卜等新鲜蔬菜,适当加入黄芪、当归、枸杞子等滋补中药。
经过调理脾胃得以恢复之后,再加强一些滋补食物,例如:海参、鲍鱼、牛羊肉之类的补品。切记冬虫夏草、灵芝和海参并不是仙药,对肿瘤术后患者营养补品也要循序渐进,辨体施补。肺癌患者可服用太子参、西洋参、黄芪等补益中气,胃肠道术后患者可服用党参、茯苓、生姜、陈皮、莱菔子、神曲等健脾理气,妇科肿瘤术后可服用丹参、当归、桃仁、三七、鲍鱼、黄鳝等温经活血。
忌口并非千篇一律
中医认为忌口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患者体质、术后及放化疗后身体的寒热虚实来调整膳食结构。
关于忌口的注意事项:
①无统一看法,各凭医家经验,药食同源,故饮食也应对症。
②忌口不能影响营养摄入,拒绝营养,企图“饿死”癌细胞是不现实的。
③虾、蟹、无鳞鱼、猪头肉等引起过敏,中医称为“发物”,少吃为宜。食物不是药物,不会哪一口吃错了产生严重后果。
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肿瘤治疗和康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比饮食更重要的是情志,也就是说心理状态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现代医学形成了心理肿瘤学。心理干预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医情志理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情志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肿瘤防治中,通过中药、针灸、音乐等方法调节好心理状态,增强肿瘤病人的抗癌信念,配合规范的治疗,会在肿瘤整体治疗中发挥最大的潜在抗癌能量。也是中医心身结合整体治疗的抗癌优势。
这5类人群需要针对性的防癌体检
1.有癌症家族史者:癌症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具有家族病史者比一般人患癌症的机会更高,一定要积极进行预防癌症的定期检查,每年一次。
2.中老年人群:虽然癌症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但癌症的发病风险会随年龄增加而增大。据调查显示,60岁的老年人患癌症的可能性是25岁左右年轻人的50多倍,所以中老年人是癌症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3.常接触致癌物质人群:即职业癌症,包括放射线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化工厂油漆厂职工、核电站、矿山工人等,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做防癌检查。
4.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吸烟、酗酒、熬夜、精神抑郁、过度疲劳等都可能诱发癌症,长期喜食腌制品、高盐食物及隔夜食物,饮食不规律者增加消化道肿瘤风险。其中吸烟或者吸二手烟已被证明是多种癌症的高危诱发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肺癌,肺癌我国是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其5年总体生存率仅有16%左右,而临床数据显示,对重度吸烟者进行低剂量肺部螺旋电脑断层扫描筛查肺癌,可显著减少55-74岁的重度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
5.有癌前病变的患者:一些癌症在发病前,可能会出现某种良性疾病,如果未能积极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就有恶化的风险。比如多发性结肠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乳腺增生,乙肝或者肝硬化患者等。积极治疗,定期复查,争取在疾病处于良性阶段的时候就逆转他们。
《科普在线》
播出频率:FM91.5
播出时间:12:10~13:00
节目主持:高洁
本家专家:毕宏观
师从我国著名中西医肿瘤专家王济民,专门从事中西医肿瘤的诊治,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33篇。主持及参加多项科研课题,完成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2项,并获得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课题2项。在研课题1项。获首届燕赵名中医。
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
——————————————————————
编辑:海姣
责编:关力
监制:胡凤
转载请注明来源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石家庄农村广播,省会中老年服务第一台
FM91.5
—长按屏幕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