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中医界》
搜索
(3)辅助检查X线片提示股骨头缺血坏死。
(4)对高度怀疑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片无坏死改变的,应该行CT或MRI检查。
2、治疗
(1)磁性药物导入:取患侧居髎、环跳及髋周阿是穴,贴上汝铁硼合金永磁片,磁片采用异名极并置法,连接多功能高效磁电治疗仪(广州市海珠区国光电器厂生产,专利号:),输出的脉冲直流电流频率为60~80次/次,程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1-2次,每次60分钟,取维生素B12、利多卡因、-2等药物导入。并予以局部TDP等照射以消炎、改善循环。
(2)取患侧髋周中药封包治疗,中药主要为活血化瘀、疏经通络药物。
(3)针灸治疗:取患侧居髎、环跳及髋周阿是穴,电针+TDP治疗,电针取连续波,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或加艾灸或予以温针灸治疗。
(4)配合活血化瘀等中成药物治疗,结合四诊八纲辩证予以中药内服。
3、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者自身感觉髋关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患者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与正常完全相同。
显效:患者自觉疼痛症状消失,或在气候变化或行走距离超限时,髋关节有不适感或髋关节疼痛,患者髋关节活动功能范围和步态改善近于正常。
好转:患者自觉疼痛症状在休息状态下消失,在活动状态下短距离消失或减轻。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及步态较前改善,跛行好转。
无效:患者自觉髋关节疼痛症状无缓解,步态无改变。患者髋关节功能无改变或加重,跛行无改变。
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1、诊断标准
中医部分:外邪侵入肢体的经络、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疼痛、肿大、重胀或麻木等证,甚至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者。
西医部分:
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年的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凡符合上述7项者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4项者为肯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3项者为可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标准不足2项而具备下列标准2项以上者(a.晨僵;b.持续的或反复的关节压痛或活动时疼痛至少6周;c.现在或过去曾发生关节肿大;d.皮下结节;e.血沉增快或C反应蛋白阳性;f.虹膜炎)为可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2、治疗方法:
(1)中频脉冲电治疗+TDP:取病变关节周围阿是穴为主,药物用普鲁卡因、柴胡针、-2针、林可霉素等作导入,每天一至两次,每次一小时。
(2)中药封包治疗:以病变关节阿是穴为主,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分钟。
(3)穴位注射:取大椎、双侧大杼、血海等穴,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及强的松龙混合液注射,一般行1-3次,每天融一周。
(4)针挑:病变关节周围大针挑摇,每日两穴。
3、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缓解:关节或关节外症状控制,血沉、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X线骨关节改变无新进展或有改善。
(2)、好转:关节或关节外症状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RF滴度较前下降,X线骨关节破坏进展较前减慢或无新进展。
(3)、未愈:仍有关节或关节外症状,血沉、C反应蛋白、RF滴度升高,X线骨关节有破坏或破坏仍有进展。
漏肩风(肩周炎)
1、诊断标准
中医部分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痠重疼痛,运动受限为主症。
本病多因营卫虚弱,筋骨衰颓,复因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至气血阻滞而成肩痛。肩痛日久,由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蕴郁而生湿热,以致患处发生轻度肿胀,甚则关节僵直,肘臂不能举动。
西医部分: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多为中、老年患病。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如欲增大活动范围,则有剧烈锐痛发生。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于肱骨。肩周炎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表现:(1)、肩、部疼痛;(2)、肩关节活动受限;(3)、患肩怕冷;(4)、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6)、X线及化验室检查: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2、治疗方法:
(1)、中频脉冲电治疗+TDP:取患侧肩贞、肩髃、肩髎、肩前、肩井、天宗等穴,药物用普鲁卡因、柴胡针、-2针等作导入,每天一至两次,每次一小时。
(2)、电针+TDP:肩贞、肩髃、肩髎、肩前、肩井、天宗、臂?、风池、条口、承山等穴,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
(3)、针挑:肩贞、肩髃、肩髎、肩前、肩井、天宗等穴为主。操作:穴位常规消毒,用2%普鲁卡因在穴位皮下注射一直径约1cm的皮丘,然后持无菌针挑钳(亦可用外科巾钳)钳住皮丘以固定,用右手抓紧巾钳柄用力均匀地进行前后上下摇摆挑提,每分钟约挑摇60~次,持续操作15分钟。每天针挑一次。视病情,3~5天为一疗程。
(4)、中药封包治疗:以患者局部经穴为主,每天一次,每次约20分钟。
(5)、拔罐:肩周局部经穴,每天或隔天一次。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2)、好转:肩部疼痛减轻,功能活动改善。
(3)、未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脊痹(强直脊柱炎)
1诊断标准
中医部分:因肾虚于先,寒邪深入骨髓,使气血凝滞,脊失温煦所致。以腰脊疼痛,两胯活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或背部酸痛、肌肉僵硬沉重感,阴雨天及劳累为甚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西医部分:
参照年AS修订纽约标准。
(1)临床标准
①腰痛、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
②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
③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人。
(2)放射学标准 双侧骶髂关节炎大于或等于2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
(3)确诊条件 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以上临床标准;
(4)分期
A早期:脊柱功能活动受限,X片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椎小关节正常或仅关节间隙改变。
B中期: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X片显示骶髂关节锯齿样改变,部分韧带钙化方椎,小关节骨质破坏,间隙模糊。
C晚期: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X线显示骶髂关节融合,脊椎呈竹节样变。
2治疗方法:挑筋法
取穴:颈、腰、背部膀胱经背俞穴、华佗夹脊和督脉穴、阿是穴。
操作方法:穴位挑点常规消毒,用2%普鲁卡因在相应穴位下注射皮丘,用特制针具挑断表皮后,把穴位皮内的白色纤维缓慢拉出,直至把针孔(直径约0.2~0.3cm)周围的纤维挑完为止。挑毕,针挑口涂上碘酊,外贴无菌小纱垫。
疗程:每天针挑一次,每次取4个穴位(左右对称),10天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3疗效标准(参照年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有关“风湿四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
显著好转:经治疗后受累部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ESR恢复正常,X线显示骨质病变有改善或无发展,恢复日常劳动。
好转:受累部疼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大,ESR降低。
无效:经治疗1~3个疗程(10天为1个疗程)以上,受累部症状无改善。
注:有条件者可参考并观察其它各项免疫指标和有关化验室检查。
乌鲁木齐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当前时间: